孙权的成功有三个原因:忍辱负重,足智多谋,善于用人。
三国时代主要领导人(包括虽非君主却是实际上领导核心的诸葛亮)的用人特点,有十二个字的概括:操以智,权以情,备以义,亮以法。也就是说,曹操靠智慧,孙权靠情感,刘备靠义气,诸葛亮靠法制。
正因为诸葛亮公开、公正、公平地依法治国,依法用人,所以,他的政府里面没有贪官污吏(吏不容奸),每个人都勤奋向上(人怀自厉),忘我工作(佥忘其身)。可以这么说,诸葛亮的政府最像政府。
曹操的有点像沙龙,刘备的有点像帮会。
孙权的幕府像什么?
像家庭。
张昭是“仲父”,周瑜是“长兄”。
但是孙权晚年以后却如同变了一个人,猜忌下属,并且大开杀戒。
陈寿在《吴主传》的评语中,说孙权“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其实是一语双关。事实上孙权确实像句践,既能够忍辱负重,又能翻脸不认人。这正是此类人物的共性,尽管他们一个是越王,一个是吴帝。
张昭和陆逊的寿命比较长,张昭八十一岁,陆逊六十三岁。但是,这两个人晚景却不能说是很好,陆逊甚至可以说是死于非命。
先说张昭。
想当年,如果不是张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孙权的位子就坐不稳。张昭又是孙权的大管家。
如果不是张昭里里外外张罗一切,孙权的事情就搞不定。
所以,孙权称帝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丞相一职,非张昭莫属(众议归昭)。结果孙权任命了孙邵。
后来,孙邵去世,大家又推荐张昭(百僚复举昭),孙权又不同意,任命了顾雍。
为什么不肯任命张昭做丞相呢?
第一种说法,是认为孙权忘恩负义。孙权这个人,是有这个问题。马植杰先生的《三国史》,就说孙权对孙策很薄情。孙策本人既没有被追尊为帝(只追尊为长沙桓王),他的儿子也止于封侯。
第二种说法,认为孙权是记恨张昭。具体地说,就是对当年张昭主张降曹一事耿耿于怀。
孙权对张昭不是记恨,是忌惮。这是第三种说法。
孙权刚接班时,是“待张昭以师傅之礼”的。所以,张昭对孙权的要求就很严格,态度也很严厉。张昭的想法很简单,你不是待我如师如傅吗?那我就得像个老师的样子。所以他经常要去管孙权。
孙权的办法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孙权解释说,大家莫非以为朕不想用子布?不是的。丞相这个职务事务繁多,此公的脾气又不好(此公性刚)。如果大家的建议他不肯接受,怨恨和过失就会接踵而来,这对他不好啊(非所以益之也)!
其实这只是孙权的表面说词,真正的原因是孙权对他的丞相有特殊要求。
田先生《暨艳案及相关问题》一文,在说到这个问题时,有两句话:“张昭是谋谟之臣,并不直接主事;孙权大权在握,也不特仗张昭。”也就是说,张昭既没那么重要,孙权也不需要他的丞相有多重要。
田余庆先生说:“用张昭则相权太重,孙权所不能容。”也就是说,一旦任命张昭为丞相,则张昭也重,相权也重。
孙权是不希望张昭强势呢,还是不希望丞相强势?
两种念头都有。
他又为什么不希望丞相强势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田余庆先生所说,孙吴政权必须“江东化”。
孙权称帝的时候,上游统帅已经是江东士族(陆逊),需要“江东化”的是中枢文臣,尤其是首辅。但是,淮泗将领和流亡北士的力量还很大。朝议公推张昭为相,就反映了他们的固执要求。孙权退而求其次,只好使用孙邵过渡。过渡人物是不必也不能强势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原因也如田余庆先生所说,是孙权择相,原本就没打算让他们挑多重的担子,做多大的事情,能够用起来得心应手就好。说得好听,就是本非“以万机相期待”,说得难听,就是让他们做摆设。
按照这个要求,张昭并不合适,孙邵和顾雍则合适。
接替顾雍担任丞相的,是六十二岁的“上大将军”陆逊
陆逊和顾雍都出身江东士族
江东“四大家族”,虞、魏、顾、陆。虞氏和魏氏在会稽,顾氏和陆氏在吴郡。吴郡也有“四大家族”,顾、陆、朱、张。顾雍即顾,陆逊即陆。既属于“吴郡四大家族”,又属于“江东四大家族”,家族背景十分显赫。孙权先以陆逊为统帅,顾雍为首辅,后来又以陆逊接替顾雍为相,正是其“江东化”的标志。
然而奇怪的是,陆逊为相没有多久,就被孙权逼死,这又是为什么呢?
事情的直接起因,是所谓“南鲁党争”。南,就是南宫,指太子。鲁,就是鲁王,指孙霸。
陆逊死后,同样陷入了“南鲁党争”的那些人,比如“太子党”二号人物诸葛恪,“鲁王党”头号人物步骘、二号人物吕岱、三号人物全琮,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倒都升了官。
原因在哪里呢?就因为政治背景和家庭出身不同。
步骘“避难江东”,吕岱“避乱南渡”,都是“流亡北士”。诸葛恪则是“流亡北士”的后代,其父诸葛瑾“避乱江东”。全琮倒是江东的(吴郡钱唐人),但孙策一到吴,他就带领自己的队伍率先投靠(举兵先附),算是“从龙之臣”,多少有点“淮泗将领”的意味
在南鲁一案中挨整的,无一不是江东人
下狱处死的太子太傅吾粲,吴郡乌程人。被撤职流放的太常顾谭,吴郡吴县人。其实顾谭很有来历,他是顾雍的孙子,陆逊的外甥。
这里有一个名单
太子党:
陆逊,吴郡吴县人,江东和吴郡“四大家族”之一,被逼“愤恚致卒”;
诸葛恪,琅琊阳都人,“流亡北士”之后,升官;
顾谭,吴郡吴县人,江东和吴郡“四大家族”之一,陆逊外甥,撤职流放;
朱据,吴郡吴县人,吴郡“四大家族”之一,赤乌十三年被降职,后被赐死;
滕胤,北海剧县人,“流亡北士”之后,无事;
吾粲,吴郡乌程人,下狱处死;
是仪,北海营陵人,流亡北士,无事。
鲁王党:
步骘,临淮淮阴人,流亡北士,升官;
吕岱,广陵海陵人,流亡北士,升官;
全琮,吴郡钱唐人,但属于“淮泗将领”派系,升官。
在此案中,孙权并不是,或者并不完全是按照对太子和鲁王的态度来划线的。
孙权划线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是派系
太子党”中,挨整的都是江东人,其他人就没事,诸葛恪还升了官。这意思很清楚,别人(淮泗将领或者流亡北士)掺和到立储之争当中,马马虎虎还可以,你们江东士族不行,陆逊就更加不行!
陆逊保太子,只是他挨整的表面原因。身为江东士族,也只是他挨整的部分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孙权想整他。
孙权为什么要整陆逊呢?
马植杰先生的《三国史》讲了四个原因。
第一,陆逊是江东士族,而且是其中势力最大的。
第二,陆逊镇守武昌,声望至隆。上至太子孙登,下至吴国权要,都与陆逊交好。
第三个原因,就是孙权怕接班人驾驭不了陆逊,必须在自己生前将他干掉。
第四,陆逊是孙策的女婿,而孙权是不想让孙策的子女势力太大的。
陆逊实在太天真。他以为,孙吴政权已经“江东化”,江东士族也已经“孙吴化”,孙吴政权与江东士族已经融为一体,变成“一家人”了。他哪里知道,孙权的“江东化”是不得已。孙权只是利用江东士族,永远都不会信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