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喜宝》这本书,是由《我的前半生》这部电视剧的电视评论上,于是趁着京东半折活动迅速收入囊中。
简单来说就是这本书就是写一个贫穷苦难漂亮的剑桥法律女大学生从利用到爱上糖心爹地,并在老男人死后获取了一大笔遗产的故事。
65岁男VS21岁女,说老男人一点不为过吧!
女学生父母离异,父亲穷困潦倒,母亲隐忍坚强供孩子读书,女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愿望想要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没有足够的英镑来支撑学业,只能靠不同的男人。在飞机上邂逅的糖心爹地的女儿,利用其善良的天性和自己看透一切的伪装,迅速勾搭上了老男人。
她说,她想要爱,想要钱,即便都没有,她还有健康。
糖心爹地,有钱,优势,喜欢掌控,却有着懦弱无能的子女,很不幸,他没有爱,也得不到关心,因为貌似除了金钱之外别人看不到他的好。于是他疯狂的给予女主角,什么十克拉的大钻戒,英格兰的大古堡,新款的跑车,等等,没有其他的要求,只希望女主爱上他。
不幸的是,故事中出现的每一个男人都喜欢女主,不管是教授、男大学生,男主的儿子、女婿,简直是变态,各怀鬼胎,确实不是因为爱,也许是为了互补、为了征服谁知道。
不得不说,我是非常鄙夷喜宝的,至少最开始是的。就如昨天所说的,这个女人是插足者,是捞女,等等,等等。
当页码翻到最后一页时,我开始觉得难过。
我发现,在故事的最后我自己已经很难说这些复杂的感觉到底哪里是真的,哪里是假,而喜宝和甜心爹的之间的经历哪里是真情,哪里是虚伪。
是我太直接的用一种非黑即白的判断来看待这个故事了么?还是说大部分时间里,我已经被赋予我身上的社会属性剥夺了关于快乐悲伤的最简单的判断。
她是令人鄙夷的,选择一个老头子,插足别人婚姻,得到巨额的财富,如果被拉回古代要被浸猪笼。如果再多一点的烟火气,放在现在也许就是某天的今日头条上出现的原配追着小三打的花边新闻,但是都没有。
如果故事再俗套一点的话,故事里的其他人都应该是躲得远远地,避之不及。奇怪的是,故事里每一个跟她有着关联的人的命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单纯善良最初把她当做好朋友的聪慧,离家出走,消失在祖国内地的茫茫人海中,切断了与繁华过往的所有纽带,一点音讯都没有给家里,而他的老公在他消失以后,成为一个张口闭口“上帝保佑你”的牧师,红尘俗世全部到“约瑟兄弟‘那里终止了。
关联并没有太大的精明的从港大毕业的大女儿聪憩,为了留住自己老公的心,想要生个男孩,命运不公平的让三胎都是女孩,不幸罹患乳腺癌,被切割了右乳,然后又割脉自杀。
懵懂的小儿子聪恕,单纯爱着喜宝,竟然再被拒绝以后得了精神疾病,在疗养院中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不认识任何人,这个过程很简单,想来是谁也很难理解,自己喜欢的女子成为了自己老爹的人。
原配夫人,一下子从雍容华贵的富家太太变成了老太太,但是这不是因为喜宝抢了自己的老公,而是因为因为喜宝导致自己的子女离开的离开、生病的生病。。
那个还多少有点共同语言的,能给与喜宝安稳感受的教授,在一场猎狐活动中被糖心爹地枪杀。
糖心爹地毫无悬念的死了,死的无声无息,留给喜宝一大笔遗产,以及一生一世都逃脱不了的精神牢笼。
孤单是难以逃脱的病症
这部剧里面,每一个稍微有点戏份的人,都是那么孤单,都在属于自己的命运里面苦苦挣扎,有的是逃脱不了爱,有的是逃脱不了金钱,等等。于是生活对每一个人都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喜宝说,他想要爱,很多很多的爱,没有爱,就要有多多的金钱,如果都没有那就要大大的健康吧。
你看,人的诉求就是那么简单,即便是万万不能没有的金钱也不得不排在爱的后面,世界上总是有什么事不能用金钱来购买的。
所有爱她的人,都离他而去了,不管是母亲,不管是糖心爹地,不管是心灵相同的冯教授。可怜的是未来她也不会得到爱,因为她有了一大笔的财产,这让她很难不怀疑某个正当适龄的男人靠近他究竟是为了金钱还是只是为了给她一种温暖的陪伴。
我以为,她对于自己最初的人生选择会始终坚持下去的,至少曾经是那么的渴望通过7年的努力,在剑桥毕业以后能成为一名大法官,改变命运,想来还是我太简单了,当一个人可以轻易的获得一个拥有70个房间的苏格兰的城堡,可以轻易地拥有十几克拉的钻石,红宝石等等,怎么还能找到奋斗的意义呢。要知道她已经拥有的东西已经比她最开始想要的多的多了。
感恩善良和不迷失
喜宝还是善良的,正是因为骨子里面这个优秀的特质,让她没有成为故事里面悲惨的人物。她善良,所以他没有在糖心爹地病入膏肓的最后阶段选择离开,所以她坚持每日到精神病院同时不时发狂的聪恕聊天将他从深陷的泥潭中捞了出来,她善良,所以她会答应聪憩帮她照顾三个年龄并不大的孩子;她善良,所以最后他竟然和原配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冯教授的无辜死亡,让喜宝一度很迷失,一年多不再去剑桥上学,在巨大的HOUSE里面日日开PARTY,只到有一天糖心爹地曾经包养的另外一个女大学生找上门来讨钱的时候,她恍然大悟,生活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并不能因为金钱就放弃自己,于是生活逐渐走上了正轨。
喜宝有时候会想,如果没有遇见这个老头子,也许自己她会找个普通的男职员生个孩子过上安稳快乐简单的生活,虽然可能没有大富大贵,但是至少她不用每天靠着安眠药来入睡了。
表面看起来好像这种不同的结果是源自于最初的选择,实际上偏偏就是有人会因为过往的一些经历固执的走上这条道路的,不然不会在遇见有钱的糖心爹地后迅速和原来的男朋友撇清关系。
喜宝说,青春总是要过去的,卖自己,也是一种过法。
导致喜宝走上这条路的究竟是什么?
智商,让她成为顶尖大学的学生,赢得了有钱的青睐。情商,让她安全的游走在不同的人之间,即便所有的人都出现问题,自己依旧可以安全处之。强大的内心,我其实看到的是一种坚强,是一种跟随母亲讨生活过程中修炼出来的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是一种糖心爹地家所有人在糖水中生活后不曾拥有的一种优良品质,也可以说是一种逆商。
不得不承认,思维的确存在着边界,我普通的生活、普通的经历造成了我简单的思维方式,现实有那么多,我只能像一个摸象的盲人,管中窥豹,在万千的现象和感受中注意到简单的细小的一部分。而对于喜宝来说,童年的经历、母亲的离开、糖心爹地的精神控制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曾经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让她离开那个老头,她却放弃了?
现实世界中这种现象普遍么?不得不说亦舒的小说还是比较写实的,没见过并不代表不存在,人人之间缠缠绕绕的关系,又怎么可能说的清楚。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既然生存,就必定会与他人发生链接,个中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小说会不会如同《我的前半生》一样被拍成电视剧呢?我想不会的,即便存在即是合理,这个话题依旧适合主流的价值观相违背,不会被触碰,也不会被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