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书沦落
春秋后期,周室衰败,礼乐崩坏,原来掌管《易经》的周室史官也纷纷离开王室。他们离开时同时带走了自己当饭碗一样捧着的书,并将它们作为珍贵的礼物献给诸侯国国王,以为进身之路。《易经》及有关周礼的典籍才逐渐在诸侯中传开,并最终流入民间。宝书开始了其沦落天崖的历程。沦落之初,人们是这样理解《易经》功用的:
“《易经》中包含有伟人所遵循的四条原则:用以讲说道理的时候,遵循《易经》卦、爻辞的内容﹔用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候,遵循《易经》卦、爻变的道理﹔用以制造器物的时候,遵循《易经》卦、爻象所表示的形状﹔用以卜筮预测的时候,遵循其所得到的结果。”
或者说,当时的人们认为,作为天子储君教材的《易经》有四项主要功能,即作为人的言论、行为、制造器物和占筮的依据。我们现在从《左传》、《国语》中选取四个小故事,来说明其在王宫沦落之初,古人是如何应用《周易》的。
1、《庄公二十二年》记载:有一个周王室负责占筮的太史官,带着《周易》这本书跑到舜的受封国向当时的国君陈厉公献宝。陈厉公就让他给自己年幼的儿子敬仲算一算命,看看这小子今后的命运如何,有没有出息。
进献者奉命占筮,得到了《观》卦“ ”变成《否》卦“ ”的结果。这个卦变是《观》卦六四爻变。《观》卦六四的爻辞是﹕“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于是,周太史说:这个人将来恐怕要代替陈侯而拥有一个国家。但不是在这个国家,而是在别的国家。不是在他的身上发生,而是应在他的子孙身上。时间是在陈国衰亡之后。
结果果真如此,等到陈国第一次被楚国攻克,陈恒子则开始在齐国拥有了强大的势力。后来,楚国再次灭亡陈国,陈成子则取得了齐国的政权。
2、《襄公九年》记载:鲁国国君鲁宣公死后,他的妻子耐不住寡居的寂寞,与鲁国大夫叔孙侨如通奸,并且干预国政。因儿子成公对其不信任,她则与叔孙侨如于成公十六年密谋推翻鲁成公。结果阴谋失败,叔孙侨如被驱逐出国,穆姜则被囚禁于东宫。
刚被送入东宫时,她用《周易》占了一卦,问自己的前途如何。占得《艮》“ ”变为《随》“ ”卦。穆姜是太后,权力曾经很大,史官不愿得罪她,故讨好地对她说:“《随》是出走的意思,您一定会很快出去。”穆姜自己学习过《周易》,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她说:“我出去是没有希望了,因为《周易》《随》卦卦辞说:‘元、亨、利、贞,无咎。’‘元’是人得以生长的根本;‘亨’是美好的品性相聚积的结果;‘利’是道义添加后的产物;‘贞’是事物应保持的主体。要有仁爱之心,才可以生存。要有美好的品德,才符合于天地的规律。要有利于物宜才合于道义。端正的行为要巩固,才能办好事。如果这样去做了,就不会受到侮辱。所以,虽然处于《随》卦的境地,也不会有大的问题。现在,我作为一个不应干预政治的妇道人家而参与动乱,本来地位低下而又没有仁爱之心,不能算‘元’。使国家不安定,不能算‘亨’。自己的行为反而害了自身,不能算‘利’。丢弃寡妇的位置而生情爱,不能算‘贞’。有四德的人,处‘随’之时不会有问题。而我什么都没有,难道合于‘随’卦的卦辞吗?我自取邪恶之心,能没有灾祸吗?一定死在这里,出不去了。”
前一例的主筮者主要依据“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的爻辞来判断占筮结果,然后以卦象说明爻辞的来历和确定时间、地点。第二例则是分别以卦名的含义和卦辞的含义来判断结局,不管卦变和卦象。这两个故事的主角都是将《周易》这本书当成了占筮的工具。而以此同时,更多的人却不这些用《周易》。譬如荀子、知庄子、孔子等。
荀子就说:“善《易》者不占”:真正领会和掌握了《易》理的人不用占筮就知道结局。反过来说,占筮的人是因为《易》没有学好。楚国名将斗廉也说:“占卜是为了解决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疑问,又有什么需要占卜的呢?”在他们看来,《易》理学通了,就胸有成竹,遇事有主张,依照《周易》的道理去做就行了,结局一定是好的,根本就不用占筮。而《易》没有学好,就会遇事无主见,就疑惑,就要求助于占筮来帮助自己拿主意。好了,我们现在来看“善《易》者”又是如何运用《周易》的:
3、《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进攻郑国,郑国国君郑襄公向晋国求救。晋国就派桓子荀林父率领中军,彘子先毂作为辅佐,去解救郑国。部队刚行军至黄何边,就听说郑国已经被楚国攻破而投降,荀林父也就准备收兵回国。但作为军队副统帅的彘子刚愎自用,违反中军统帅恒子的部署擅自出兵,渡过黄河向楚军开战,逼迫统帅桓子为救晋军不得不战,最后惨败而归。
当时担任晋国下军大夫的知庄子,在得知彘子不服从命令而擅自渡黄河的消息后,引用《周易》《师》卦初六爻爻辞,对其行为和由此可能带来的战争结局作了分析和判断。《师》卦初六爻爻辞为:“师出于律,否藏凶。”意思是说:军队出征,以严明的纪律为胜利的保障,否则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彘子违反命令的行为,正是违背了这段爻辞,所以,知庄子做出判断说:“这些军队很危险。”“如果与敌人相遇,一定失败,彘子会战死,即使幸免而回,也一定会受到严重处分”。战争的结局被他言中。
4、《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郑简公时,诸侯国中只有晋国和楚国最强大,他们交替着主持诸侯的结盟,也就是当霸主。襄公二十八年,应由楚国主盟,于是郑国派大夫游吉出使楚国。
游吉高高兴兴地到达楚国的边界汉水时,楚国人却拒绝他入境,让他回去,理由是上一次晋国主盟时,是郑国国君亲自前往,而这次楚国主盟,却只派大夫前来,规格太低了,不合规矩。游吉的面子受到了伤害,回去后心中不平,就运用《周易》《复》卦上六爻“迷复,凶”的爻辞为依据,臭骂了楚王一顿。
他说:治国的根本是修其政德,而楚国恃强凌弱以满足自己的权势欲,是抛弃了修德的根本,其结局就将如一个想回家又迷失了方向的人一样,将是凶险的。他因此判断“楚王将死矣。”结果是当郑简公与鲁襄公、陈哀公、许悼公去参加会盟,刚到达楚国国境线汉水时,楚康王就死了。
这两则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占筮而直接引用《周易》爻辞,将爻辞之义与事件中人物的行为进行对照,然后对其结局做出判断。《周易》卦爻辞在此成了真理的标准,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孔子也曾引用《周易》《恒》卦九三爻“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的爻辞说:“南方人有句话:人如果没有恒心,不能够去做巫师和医生(古代的巫与医是两件不同的事,但却是同一个人来承担的)。这句话说得好啊!《周易》上说:不能长期坚持自己的德操,经常违背道义去行事,就会承受羞辱。孔子说:一个人的结局如何,不用占卜就可从其行为上知道了。”
孔子这里直接引用《周易》的爻辞说明应该如何做人的道理,这与知庄子和游吉对《周易》的运用是一致的,都是将《周易》的卦爻辞看成是做人的标准。而且,孔子“不占而已矣”的观点和荀子“善易者不占”的说法也完全吻合。他们都是将《周易》一书的创作目的理解为是作者为后代子孙制定的行为准则。在他们看来,一个真正懂得《周易》又遵从《周易》原理行事的人,应该是品德高尚,方法得当的人。他一定料事周全,言谈有理,行为有节,制物精密。而《周易》没学好者,遇事就迷惑不定,就要靠占筮来帮忙拿主意,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以上就是《易经》沦落之初的典型应用实例。从中我们发现两个特点:
一是分为迷信的占卜和行为标准两派。后者略占上风。智者大都持后者的态度;
二是大多是引用《周易》文本,而有关《连山易》和《归藏易》的应用几乎绝迹。
人们将这个时期学者们对《周易》的各种解释统称为《易传》。“传”就是传授的意思。“《易传》”就是“传《易》”,是自以为懂《易》的人对《易》的解释。或者说:这个时期的所有人对《周易》的解释都是可以被称为《易传》的,譬如苕木匠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话,本书也是可以被称为《易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