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

今天开家长会了,我觉得很成功,也相信真诚的力量,一定会给家长和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

师爱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应尽量不要伤害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

如果我们在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伤害学生的自尊感,那么,这好比是我们一方面热心播撒师生感情的种子,一方面又在粗暴摧残师生感情的幼芽。

教师想尽量直截了当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把他的缺点公之于众,一使其他学生从中汲取教训,不犯类似的错误,这种方法是最不成功的。因为这无异于开批判会把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自尊心,个人尊严,自豪感统统暴露于外,使之受到伤害。这种教育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朴素的话,让我怦然心动:“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读懂孩子,就是读懂教育,就是读懂自己。帮助孩子成长,也是帮助自己成长;成就孩子,也是成就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编织师生的生命故事,并追求一个完美的结局。很多时候我们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那也不要紧,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我们的职业更加精彩,我们的生命更加明媚,我们的人生更加辉煌。

把教育当成从中体验生命幸福的事业,并在教育实践中,不但传授知识,还走进学生的心灵,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与家长沟通,老师的态度和表达非常重要。我们要清楚我们与家长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是告状?还是我们想与家长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后者。老师把孩子的问题反馈给家长,态度要温和。我们与家长反馈的目的是与家长一起研究研究,我们这样来帮助他,你看是否可行?我想如果老师从这样的出发点去讨论的话,家长更容易接受。其次,当老师与家长沟通时,我们不能只限于反馈和表达问题,还应该能够给家长指出如何解决问题。我们要与家长站到同一个战线上,告诉家长我们是战友,我们是同伴,我们一起商议如何帮助他。而对于这些问题,我有一些建议,家长您是否认可,您有什么好的想法,我们再来继续沟通。持续关注和持续沟通,及时将孩子在学校中的积极表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我和老师的沟通是有效的,我的方法是可以帮助孩子的,家长就会更愿意,更积极地参与这个过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