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排在十二金钗副册首位,在红楼女孩群像中,是最苦命的、最让人惋惜的。她进荣国府时不同于其他姑娘、丫环,虽然结局悲惨,但在大观园的财力保障下,都曾有一段青春烂漫的单身时光。
香菱一进荣国府,身份就是薛蟠没有名分的小妾,连袭人、平儿这些国公府里的丫头都不如。周瑞家的问起香菱的身世,她一句忘了隐藏起过往的所有经历。
按说,香菱可能忘记5岁时被拐卖,但却不可能忘记到京中前,金陵冯渊为保她被打死的惨烈经历,更加不可能忘记被拐子养在僻静之处7年,受尽苦楚的日子。
在香菱悲惨的身世中,有7年时间是空白的,曹翁没有写她被拐后的生活,只用6字概括了她被拐后的7年时光。
“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时,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
“养在僻静之处”6字,没有写香菱在做什么,但她的状态却是与世隔绝的。
其实,香菱被拐子拐卖后,根本没出金陵,从贾雨村判葫芦案可知,香菱被拐后还在贾雨村管辖的金陵府内,甄家得知女儿失踪后,疯狂地寻找,始终找不到人,而其实女儿根本没有远离,只不过被藏了起来。
拐子的这种行为,现代人不可理解,如今的拐子,拐了小孩都会尽快出手,谁还会花钱替别人养孩子?
而香菱之所以养在僻静之处七、八年之久,是因为明清之时的一种特殊的人口买卖——扬州瘦马。
扬州自古就是出产美人的地方,如同日本女人受到全世界称赞一样,扬州女子娇弱、纤细、温柔、羞涩,在中国,扬州女子堪比日本女人。
正因为扬州女子受青睐,有买卖便有伤害,江南产生了以买卖女孩为生的行业,这便是扬州瘦马。
“源易缘”查阅资料,扬州瘦马名字的来历,如同买卖马匹一样,买来或拐来的女孩是瘦马、小马,养大养肥后卖出去,赚取差价。据说,卖出一个女孩,根据容貌,可以得到几十两不等的利润。
在养育这些孩子的时候,拐子会根据男子的喜好,培养一些琴棋书画的基本功,以便卖出好价钱。以此推测,香菱在这7年与世隔绝的时间,正是在接受这种特殊的“女德”教育。
可以说,香菱遭遇的所有悲惨身世,根源正这次拐卖,而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香菱被拐走作扬州瘦马,并不是拐子的一次偶然行为,极有可能是熟人作案,而这个熟人极可能正是葫芦庙中的小沙弥。
一、可疑门子:熟人知道香菱下落,甄家却不知女儿行踪
香菱被拐卖后,甄士隐家发动全家老少、仆从疯狂寻找,都没有结果。
而香菱作为甄家的独生女,甄士隐和夫人封氏为女儿失踪大病一场,几乎寻死,在以后的几年里,甄家不知多少次找寻女儿,但都没有音信。
而原来住在甄家隔壁葫芦庙里的小沙弥却知道,租住在他家里父女,正是香菱和拐子。
拐子租住在小沙弥家里,这是小沙弥对贾雨村这个官老爷说的话,但仔细思想,小沙弥的话,实在很可疑。
众所周知,曾经葫芦庙里的小沙弥,在7年后重新出现,不过,彼时葫芦庙里的小沙弥,已经是金陵府贾雨村手下的一个门子。
这个小沙弥变成的门子,不止知道香菱被拐前是甄士隐家的小姐,知道甄家旁边的葫芦庙失火,把甄家也烧了,知道香菱被拐了,养在偏僻处,更加知道香菱一身两卖,冯渊是香菱中意的如意郎君,薛蟠为抢香菱打死薛蟠,还知道薛家乃金陵四大家族之一,亲戚便是国公府贾家。
要知道,香菱失踪后,谁都找不到她,为何这个门子却这么巧,就遇上了被拐子和香菱?
门子既然知道香菱的下落,又知道甄家为寻找这个女儿的急切心情,为何没有及时通知甄家?
其实只有一种可能,小沙弥就是当年拐卖香菱的拐子,或者和拐子里应外合,策划了拐卖小香菱的阴谋。
二、葫芦庙里葫芦套:甄家遇火灾后,小沙弥突然不耐清静
如果以上还只是猜测的话,再来看这个细节:
“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欲投别庙修行,又耐不住清凉景况,因想这件生意(做门子)到还轻省热闹,趁年轻蓄了发,充了门子。”
从这句话可知,小沙弥在葫芦庙当和尚,并非诚心信佛,你看他的性格,耐不住清凉景况,喜欢轻省热闹,这样性格的小沙弥为何当年在葫芦庙这样一个庙宇存身?
那是因为葫芦庙并非清静庙宇,相反,葫芦庙是个热闹地方,而且是个能做轻省生意的地方。
那么,小沙弥在葫芦庙里做了什么生意呢,拐卖女孩做瘦马!
这个葫芦庙曹翁写得讳莫如深,甄家是当地望族,而这葫芦庙的位置就紧邻甄家。
且这葫芦庙内,除了居住有贾雨村这样的穷困书生外,还有小沙弥这样最不像和尚的小沙弥,而小沙弥将这葫芦庙视作做生意的好地方。那么,葫芦庙为何在小沙弥眼中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呢,这葫芦庙比别的庙宇有何优势呢?
优势只有一个,紧邻当地望族甄士隐家。
如此分析,香菱被拐并非偶然,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进一步推想,小沙弥之流对甄家觊觎的不仅是她们的独生女儿香菱,还有他的财富。甄家的大火,就是从葫芦庙中烧起来的。
从书中可知,这场大火即是大祸,而这祸端极有可能是为了掩盖葫芦庙中小沙弥们对甄家所做下的罪行:偷窃财产等,然后放把火一烧了之?
甄士隐这样一个有魏晋雅士之风的人,不善经营,不重钱财,但终究被财富所累,家破人亡,甄士隐家的这些惨事,让人齿冷于人性的恶,也对“多财惹祸”有深刻的感悟。
就此话题,您有什么高见,欢迎留言。
参与书目:《脂砚斋评石头记》《红楼梦》前80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