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光的反射,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花花绿绿。
但是,色盲症患者因为生理上的原因和正常人看到的是不同颜色的世界。
有些人看不到红色,有些人看不到蓝色,甚至有些人直接就是一个黑白的世界。
在医学上,这些人是“不完整的”。
而在认知世界这件事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色盲症患者”。
我们认知这个世界,是通过已经掌握了的认知在脑子里构建出一个认知世界模型。当我们遇到一个事物的时候就把自己构建出来的世界套上去来理解。
所以,一个新事物出现的时候,就往往会起冲突。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认知到的世界也就不同了。而且这个世界永远是残缺破碎的,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完美它。
那么如何积累更多的认知,构建更加完美的世界呢?
学习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战友都知道这个答案:掌握更多的概念。概念就是给你更多的视角来感知这个世界。
但是请注意。概念仅仅是给你更多的视觉让你看到而已。
很多事情,我们就是知道,说到,但是做不到。
知道是感知这个世界的第一阶段。
而做到则是第二阶段。
我们都有过体验,很多事情听到,了解到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自己真正做到的时候,带来的认知完全不一样。
我们会觉得攀登珠峰成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是有多了不起呢?只是攀登过的人自己知道。
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里提到过“隐形知识”的概念。隐形知识是无法通过媒介传播的,只能自己感受。
所以,人们看到这个世界千差万别的原因是:
1,感知度不同
2,践行度不同
当然,仅仅这两个因素的话,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或许还没那么大。
有学者把习惯或者说潜意识比喻成一头大象,而我们的主观意识就像个骑象人。
骑象人经常会放纵大象,让它自由前行。甚至有时候我们会主动追求让大象的行动力更加强大起来。
比如,开车这件事。刚学的时候我们都是用主观意识才操控肢体动作。但是渐渐地因为熟练,开车这件事就会从下意识动作转变为潜意识动作。
我们都有一个倾向,会下意识地关注手头上的陌生事物,而自动地忽略熟悉的事物。
这样的大脑机制注定了我们认知这个世界是不完整的。
自以为熟悉的一件事物,或许你只看到了它的冰山一角而已。
对于未知的探知,只要怀有一定程度的好奇心就能做到。但是对于已知的深度挖掘就需要主观意志的掌控了,需要一些方法论。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个专栏里面就有很多我们熟悉而经常忽略掉的概念。
但是李笑来老师就能把它们深度挖掘出来。
为什么李笑来能够做到对概念的深度挖掘呢?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和李笑来所看到世界这么的不同?
我觉得应该给认知度和践行度加上两个维度。广度和深度,或者说质量和数量。
关于质量,想要对一个概念进行深度挖掘,就要先有质疑的态度。
李笑来老师讲的概念就都是正确的吗?
就算都是正确的,那这些概念都适合你吗?
你真的反复推演,认真确认过了吗?
你不是的卢马,不见得可以越过檀溪!
认知世界不同,除了质量和数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认知的连接程度。
前文已经提到过,构建世界模型是以已有的认知为基础。
如果说认知是一个个点的话,那么打通认知之间的联系就是一条线。
连接在一起的认知点肯定比独立的认知点来的强大的多,就好像打造多维竞争力需要我们把不通的能力相乘叠加一样。
构建世界模型也需要我们用线把一个个的认知点连接起来。
正如我用打造多维竞争力这个概念来连接认知世界这个概念一样。
能够组合的竞争力越多,我们就越强大。
同理,认知点的连接度越高,构建的世界就越清晰庞大。
那么,换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已经掌握的多种认知点连接起来。为什么不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认知点出发,牵出一条线,有目的地去探索新的认知呢?
这样就可以确保你所掌握的每一个认知都被连接起来,这个方法更有效率不是么?(这里不是说发散性地学习不好,别纠结)
总结一下。
我们看到不同世界的原因有三个层次。
1,感知度和践行度的不通。(感知度和践行度是认知的两个不同层次而已)
2,认知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
3,认知的连接组合度
我是凡语,一个有想法的践行者。希望我的自转能够带你一起转动起来。
简书:凡语_自转
201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