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妈的,学校怎么可以把放学后的孩子赶出校门,学校的老师真没良心,万一小孩受伤或被拐怎么办?”一位刚勿勿赶到校门口等孩子的大叔气急败坏地说着。这话听起来挺耳熟了,开学已有两星期了,每天都有家长这么说,但总的趋势是说的人越来越少,开始的时候还有许多人附和,现在没有了,看来家长们正逐渐适应了学校的改变。
记得以前接孩子放学时,大多数家长下课铃还没响,大伙就已经陆续地堵在校门前,校门一开就蜂拥着挤进校园,校门外的村道(十米多宽)一下子狼籍不堪,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杂乱地停放着,俨然成了一个停车场。顿时校门被人墙封得水泻不通,门外的人进不去,而门里的人出不来,校门口的村道则严重的交通堵塞,虽有五六名村保安协助指挥交通和维持秩序,但也需要约半小时才能缓解接孩子高峰
期学校对周边地区的压力。小孩子在出校门以及门口几十米长的村道时都得左顾后盼、观前顾后,简直就象在走迷宫,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必须拉着家长的手,心惊胆战地走着。家长们也有压力,因为怕停在校门外的车子丢了或受刮擦到,但那时也没听家长有啥怨言,可能大家习惯了那时学校发布的接送制度。现在明显好转,村道上接孩子的车子排列明显有序,孩子排队有序地出校门,一出校门大多数能立即走人,未被接走的孩子自行留在校门外村道的人行道上,这样校门口不再堵塞,校门外村道也交通顺畅,接送孩子的时间明显减少,老师们也可以按时下班。
有时觉得现实很奇怪,社会上每次大的改变,很多都来得特别快,根本不留一点缓冲的空间,就像这次学校对学生接送制度的改变一样,开学前一天才在校讯通中通知,开学就实施,这样对一些家庭来说确实措手不及,特别是双职户的。因为毕竟接送孩子的事大多落实在孩子的父母身上,这些家长上有大下有小,压力比较大,大多数人上班时间自己不能作主,一发生生活中的较大变化,有些人确实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调整过来。
一般在村子里的公立小学,就算是村子比较富裕,投入到学校的经费较多,但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与镇中心小学、县直属小学或私人学校还是有距离的。留在村里的公立小学上学的学生的家庭其实大多数经济处于社会的中低层,大约一半左右的家庭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着,经济上支撑不起放学后家教园的接送服务,大多数人要很晚才去接孩子放学,在家里也根本极少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监管力度不大,他们的孩子一般自觉性差,比较淘气,学习积极性不高。以前放学后,晚归的学生可以留在校园里,虽有大多数人都在玩耍,但有老师的监督,学生偶尔会受伤,只是大多数是轻伤,无大碍;还有,有的学生在校完成作业时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现在随着接送制度的贯彻,以前晚归的学生大多数接送依然不能及时,学生在出校门外至接回家之前的这个时间段缺乏有效监管,这样极大可能出现安全意外(玩耍中受伤、车祸或受拐卖等)或迷上上网,造成学生以后留下深刻的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以后社会的和谐。
本人认为校方是否可以改良一下,先把学生分出能准时接送的和不能准时接送的,然后把不能准时接送的学生统一到校园内指定的区域,再引进社会上时间允许的志愿者(经过学校一定的培训后)负责监管,并在学校专没安全课程,教导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可能更加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