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看枢纽园区、看城市社区、看城市大脑,“山城足迹”由点及面,致广大而尽精微,饱含深意、充满期许。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沿“山城足迹”,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初心,走好新时代“为民路”。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此次重庆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社区,查看小区改造和便民服务情况,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点点滴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诠释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人民”置顶,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真正做到“思”群众疾苦之原因,“谋”群众致富之方向,“行”民生之实事,办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以实际行动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沿“山城足迹”,领悟“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走好新时代“科技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重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展示时指出,“重庆的制造业有自身的结构特点、有相应的优势,希望重庆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扬优势、补短板,抓当前、谋未来,坚定不移、久久为功,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主导作用,着眼未来,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节奏、把握政策尺度,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沿“山城足迹”,锚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目标,走好新时代“振兴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聚焦现阶段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实事,抓一件成一件,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千万工程”起步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升级于“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于“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推进20年来,已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接续推动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反复学习“千万工程”,锚定乡村振兴“五位一体”总要求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目标,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动农村改造焕新,答好乡村振兴“时代考卷”。(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委组织部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