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丨IPO:是融资还是圈钱?
1.IPO上市既是一种融资方式又是一个退出通道。
2.IPO上市的利
(1)使企业的融资范围更广,将风险分散到每个投资者;
(2)扩大企业知名度;
3.IPO上市的弊
(1)企业的长远目标会受制于股价波动;
(2)要披露企业的经营信息。
4.IPO上市的替代品
风投、私募股权基金,以及超级大企业的出现,使得上市不再是企业融资和退出的唯一渠道。
182丨中国企业为什么这么热衷于上市?
1.融资约束
(1)我国的金融体系建立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融资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2)在现有上市制度下,上市意味着政府信用的背书,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利率也会偏低;
(3)上市公司的股权可以进行质押融资;
(4)上市企业可以为整合集团搭建一个融资平台。
2.企业投资平台
企业要做大做强做长久上市仍然是首选,但从创业者和投资人的角度看,卖给大企业越来越成为趋势。
183丨IPO抑价之谜:股票“打折”背后
1 IPO打新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收益,究其原因是股票的发行价被压低了。
2.赢者诅咒
赢者诅咒起源于拍卖市场,拍卖品的价值是一定的,但最终拍得者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付出更高的价格,也就是赢了拍卖却承受了损失。IPO打新的价格若高于实际价值,知道内部消息的人就不会购买,而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普通投资者虽然买到了但是会承受损失,最终就不会有人购买,从而导致IPO流产。赢者诅咒的信息不对称是不同投资者之间的。
3.信息瀑布
因为信息不对称,初始投资者的多寡会对后续的投资者造成影响,为了形成购买趋势,IPO会打折以吸引初始投资者从而带动更多的人购买。信息瀑布的信息不对称是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
184丨延展话题:IPO溢价与投资者情绪
1.IPO溢价——二级市场定价过高?
从全球来看,IPO公司的股票价格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会出现严重的亏损,被称为IPO的长期弱势表现,这也说明IPO上市首日的高回报率不只是抑价,更有可能是二级市场溢价,也就是定价过高。
2.IPO溢价的几个原因
(1)IPO择时,上市公司为获得更高的利益一般会选择在牛市时进行IPO;
(2)盈利管理,我国A股市场对上市公司有盈利要求,这也使得上市公司会进行盈利美化,也为将来的下跌埋下伏笔。
3.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1)研究结论反映的是普遍规律和现象,不能对个股生搬硬套;
(2)不同时机的IPO后期表现也不一致。
185丨本周问答:什么是顺周期、逆周期行业?
1.什么是顺周期和逆周期行业?
所谓顺逆也就是与经济基本面是否一致,一致就是顺周期,不一致就是逆周期,变化不大就是无周期或抗周期。经济快速发展时基础建设以及贷款都会增加,所以银行、房地产、基建、建材、家电等都是顺周期行业,当经济形势不好时,它们受到的影响也最大。所谓逆周期行业是不存在的,指的是经济形势不好时受到影响较小的行业,例如:教育、医疗、娱乐行业等。同时,这些行业特点也会变化,例如家电行业会随着房产销售的逐步饱和使得顺周期的属性变弱。
2.中国会不会像美国一样,当股东超过500人的时候,不上市也会需要披露信息。
美国出台这个政策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也影响了科技公司的发展,因为科技公司发展迅速,很容量就达到规定的上限,科技公司为了发展会给员工进行期权激励,但又怕财务披露后发生换股并购,所以2012年美国出台了乔布斯法案,将此政策调整为资产达到1000万美元,股东超过2000人,但科技公司也很快就突破了这个限制,因此被迫上市。在我国目前还没有此项规定,因为我国法律规定,一个项目的筹资人数超过200人就视为非法集资。
3.定向增发散户到底能不能赚钱?
大机构和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肯定是有利可图,这时散户可以顺势而为。但在定向增发的股票锁定期结束后,会使得市场上可供出售的股票增多,一般散户应当在锁定期结束前出逃以规避风险,但出逃时机是一个与大股东博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