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这本书前几天就看完了。放假后硬着头皮看完了东野圭吾的《恶意》后,经历了一个晚上开灯都睡不着后,我拿起这本书,试图希望它能让我遗忘《恶意》中的情节。
这本书是高中毕业时后桌送的,当初他跟我介绍这本书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封面右上角的“一个毕业于清华,拒绝哈佛offer学霸的人生哲学”。拿起这本书前,我一直以为作者是个傲娇的“别人家的孩子”,一直以为那句“毕业于清华,拒绝哈佛offer”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来自作者的傲娇的陈述句。
那是陈述句没有错,作者确实也是“别人家的孩子”,那句话看起来很傲娇也是真的,只是没有想到这句看似傲娇的话对于作者来说是个悲伤的故事。
为了申留,作者曾无数次地自习到深夜,不停地刷题,把学绩弄到第一;无数次地熬夜吃煎饼,为了得到大佬的推荐信。这一切的努力换来的是哈佛半奖的来信,跟全奖的预计差得太远了。她深知没有全奖的话,以自己的家庭条件根本承担不起。这个意味着之前种种的努力都化为泡影的结果使她一度抑郁,甚至因为抑郁连顺利毕业都没有做到。
后面的故事当然就是慢慢励志了起来,不然也不会有这么一本鸡汤出现了。“哈佛来的拒信”一节的结尾是“我还在想我出国的事情。把每个月的工资都攒一半下来。如果下次我的申请哈佛仍然不给我全奖,那我至少能凑齐另外一半。”
我是那种不怎么擅长写读后感的人,只是作者的这一个故事总能让我想到高中的自己。
虽说自己本身也谈不上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但从小到大也是一路顺风顺水到高中的。高中的自己就像申留的作者,为了节省时间,头发越剪越短,饭吃得越来越快,觉越睡越晚。可是所有这些努力换来的只是一所我曾经想都没有想过的大学,最后连保底的大学都去不了。
想过复读,但是被家人反对,只能向现实妥协。在大学里确实也消沉过一阵子,不过后来的生活没有那么狗血。像平常的大学生一样参加社团,在学习与社团间徘徊。就感觉自己被现实的大海冷冷地拍下过,没有了曾经的锐气,这个时候就莫名地感觉到好像自己身上的菱角真的是被生活慢慢地磨平了。现在想想觉得当时的自己也是蛮好笑的。
后来呢,后来,在一次聊天中,不知道是谁引起了高考“船沉了”的话题。我没有讲话,也没有抬头看任何人的表情。
“三模时,我可以上北大,考研也不会去考虑top10以下的名校,但是……”
“之前,宁愿复读也没有想过要来这里。但复读了一个星期,被爸妈断了经济来源……”
……
没有人笑,也没有人哭,就像在讲别人的故事一样。也不记得当时的话题怎么结束的了,只是记得那天后开始慢慢正确认识自己。你原本就没有多么优秀,也没有多么了不起。高考的船是沉了,但船上不是只有你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