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自习。隔壁课室在开一个有关‘三下乡’的会议。可能要说的内容特别多吧,会议整整开了三个钟,这期间啥我都能听得到,但是我记住的只是‘然后’,‘然后’,‘然后’…
在这三个钟的会议里,发言的师兄几乎是每说一句话,也就是没一次呼吸停顿,开口第一个词就是‘然后’。
胡乱举个不应景栗子。
我是小鹿,然后我有一个公众号,然后我读大学了,然后喜欢运动,然后每天过得很充实,然后我发觉大家都很可爱,然后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超级开心,然后呢,嗯…然后,好紧张啊。然后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除了想笑,还有就是听着也挺烦的。
‘然后’这个词在平常生活中为什么用的这么频繁?有时候去听一个演讲或者是会议什么的,也不管能不能接的上去,不知不觉就来一发‘然后’,给我的感觉简直就是泛滥成灾啊。
“然后”表示顺承,所有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句子之间都可以加“然后”,只不过加得多了读起来或者听起来会别扭,应该酌情添加啊。
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老师也会常常这样说,于是上课的时候乐趣多呀。课前就几个人一起打赌好,各报一个数目区间。等上课了就在那里数老师一节课能说多少个“然后”。输的就请吃宵夜。可是说得太多,似乎上课的重点就是‘然后’了。
刚刚上网来查了一下“然后”的来源。或是因为一些文化素养比较差的所谓明星大腕在电视上接受访谈或talk show(脱口秀)时暴露出来的语病,而被许许多多更加没有素养的粉丝追捧造成的不良现象。
不管真不真,反正呢,我觉得自己平时说话的时候就可以多留意一下。如果觉得自己也是说得比较多的,可以尽量控制呀。习惯从来都是不知不觉的。
其实写这个文的时候,我也是有留意自己有没有写很多的‘然后’的。毕竟这个在语法上行不通,在平常说话中也是行不通。
对于这个问题,自己也是有过演讲经历的。在一堆人面前说话的时候,未免会紧张,会忘词。这个时候,‘然后’就可以作为停顿,拖延时间的好词了。想想其实还是挺好用的。不过呢,用得太多还是太突兀了。不如在平时就多看看书,多学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在演说时做到不那么紧张和怯场。说实话,这才是最终目的。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现在也用得很多的‘666’和
‘卧槽’。
看到让你大吃一惊的,目瞪口呆的,哑然失色的,瞠目结舌的,惊愕失色的,惊慌失措的,喜笑颜开的,欣喜若狂的,喜出望外的,捧腹大笑的,乐不可支的,欢呼雀跃的事情时。
不是用‘666’,就是用‘卧槽’来概括了。
这两个形容词能做到一概而论确是它们的厉害之处。可难登大雅之堂呀。
所以嘛。传统文化不能丢!
我为自己写的这篇文评价:卧槽,666啊!
然后呢,话就吹完了。然后,晚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