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年轻人躺平。清华教授称躺平态度极不负责,俞敏洪说年轻人不能躺平,还有关于躺平是不是毒鸡汤的热论。
在我看来,躺平实质是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躺平的愿望从哪儿来的呢?其实是受家庭氛围、职业环境、主流信息的引导。当周遭的一切都在施加要拼、要赢、要富、要消费的压力测试时,年轻人说,我不玩儿了,我躺给你看。这是年轻人对无力改变的环境表示对抗的姿态。
年轻时候的我们,没有躺平、佛系、内卷这些名词,还不是一样用各自的方式逆反着家人和评判着社会现象。一代人就是有一代人的活法儿。社会在不断进步。
我所理解的真躺平,不是躺下长眠不起,而是,我不跟你们比了,我换个赛道按自己的节奏走。
这多好。
“我不跟你们比了”,能放下比较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要么暂时休整提升自己,要么降低物欲简单生活,不在乎比赛输赢,更看重生命体验。
“我换个赛道按自己节奏走”,不再过度关注别人怎么看自己,不勉强自己去过别人期待的人生,而是按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不被工具化,做有意义的工作。
所以,说躺平,就能躺平,是很了不起的能力。
这样的躺平,其实是在真实面对生活、自我接纳后的自洽。
还有一种假躺平,就是真的在家待业啃老不求上进,或者工作摸鱼还抱怨社会,这叫自甘堕落,没价值地活着。
我们这些中年人,也都想跟年轻人一样躺平吧。呼吸一下躺平的空气,看看躺平的世界,那是对生活不一样的视角。
我从没见过任何一个说“工作好累,好想回家躺着啊”的人,真的就回家一直躺着了。能安稳躺着的,需要极强的定力。更多人还是依然在路上,探索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愿你我都有躺平的勇气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