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小何许人也?南齐钱塘第一诗伎(也有说歌伎)。注意,此“伎”非彼“妓”,伎在古代是指专门从事某项技艺的人,后来才渐渐与妓等同。刚开始的青楼,也不能算作妓院。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齐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谓之青楼”,并指出:“今以妓院为青楼,实是误矣。”直至后来,青楼才与妓院挂钩。
苏小小饱读诗书,满腹才情,美貌自不必说,以诗会友,引无数王孙公子竟折腰。因生的娇小玲珑,故名小小。十五岁时时家中遭遇变故,父母辞世,后与乳母移居城西的西冷桥畔,也开启了她作为一代名伎的悲喜人生。
虽说苏小小不同于我们现在认为的妓女,但是她的身份在当时那个时代也是为社会所鄙夷的,就如现在的网络红人一样,尽管粉丝无数,但若被那些官宦之家提及,她的身份也是等不了台面的。所以苏小小与她的第一任男友阮郁情深不寿,碍于门第世俗最后无疾而终。苏小小在当时是一位风尘女子,可是这个阮郁却大有来头,是当朝宰相的儿子,显然,他们之间是不可能的。西泠桥畔邂逅相遇,相知相爱,灰姑娘和王子上演了一番偶像剧式的痴情绝恋,最后还是被门第观念生生拆散。
最后,阮郁被其父逼回了金陵,苏小小一人在西泠痴痴地等盼,痴痴地盼,春去秋来,相思成疾却始终不见阮郁归来。久而久之,苏小小一点点失去希望,这份感情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淡了下来……
不知过去了多少个秋日,是日,苏小小在湖畔散步,恍惚间见到一位少年神似阮郁,千种思念,万般愁绪涌上心头,泪水模糊了双眼,是阮郎回来了吗?不是,这是一位衣着简朴的公子,鲍仁,只是他衣袂飘然好似阮郎,可惜终归不是。苏小小得知这位少年因资金匮乏无法前往金陵求仕,便慷慨解囊,出资相助,故事在这里即将画上句号。
红颜多薄命,苏小小后来被害入狱,身染重病而死,她这一生命运坎坷,却始终不忘阮郁,临死之际让人将她葬在西泠,她要继续等待她的阮郎,只不过她这满腹痴情阮郁可知?鲍仁求仕归来得知苏小小的死讯,悲痛不已,扶棺痛哭,最后遵照遗嘱将苏小小葬在了西泠,并为她立碑,上题“钱塘苏小小之墓”。
爱情故事已将她的人生渲染的传奇万分,更可贵的是她不卑不亢的品质。传闻,苏小小被当时的上江观察使孟浪刁难,孟浪多次求见,苏小小拒不相见。最后无奈之下方才相见,面对孟浪的为难,苏小小从容不迫,赋诗一首:
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
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我们之所以认为古代的这些女子出奇,大抵是因为她们的勇敢精神,她们是那个时代不一样的色彩,在那个不自由的年代,他们敢于去追求自由,寻找爱情,纵使命运可待,时代不公,她们却也活出了自己的风采。作为封建时代里的女性,她们活出了自己,并被后世仰望,她们是固若金汤的专制制度下一面闪亮的人文旗帜,赋予历史温度和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