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要达到阅读的所有目的,就必须在阅读不同书籍的时候,运用适当的不同速度。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今天这本读的很慢,还是用了以往的方法,先看了序和目录,做了大致的安排,一天一章这样来进行,很多时候速度太快,过目就忘,不如在不好理解的地方放慢速度,反复推敲。读序的部分,一直在跟着译者的介绍脑补两位作者当时写书工作的画面,印象更深刻,思路会更清晰。跟着大家的进度今天会读完第一章,书还没到,期待。

“1+1”的阅读模式搭配的另一本书是陈谌的《写给大人的睡前故事》,这本可做消遣,却更愿意读,每个小故事都很有意思,又让人有所感悟,一口气看了将近一半。共读的这本读的很吃力,读懂的也很浅,但还是很有收获的,接下的几个章节,希望能读的更明白。

译序-序

郝明义朱依本书的译者,1998年年底在郝明义和一位译者讨论稿时聊天聊到一部叫作《益智游戏》的电影。电影主角是查尔斯·范多伦,19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出身书香门第,博览群书,参加当年风行美国的电视益智节目,连续拿下十四周冠军,终究不敌良知的煎熬,坦承主办单位提供了他一些问题的答案,被学校解聘。后期蒙艾德勒收留,艾德勒在大学任教,除了任教,写过1940年第一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外,还以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以及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两人在哲学研究院是多年的同事。查尔斯·范多伦和艾德勒一起工作后,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原来内容大幅修编增写,因此,今天我们读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领衔的。

第一篇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现代的人有一种感觉,读书这件事好像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必要了。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我们喜欢了拿起手机刷微博,刷微信,刷头条,关注着和自己有关无关的大把资讯,头脑却麻木的只进不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听到什么就是什么。也有很多人意识到了问题的出现,开始学会管理自己,改变希望循规蹈矩的日子,把日子过成生活。很多人选择读书,却读了大量的书,对自我的提升毫无作用。这正是因为缺少正确选择书籍阅读书籍的方法。作者提到有些书可做消遣,有些书可供学习,但我想刚好两者也是平衡了读书过程中的乏味和娱乐。那些读起来简单易懂容易引人入境的小故事,往往更能带来轻松感,也时常会给我们一些生活中的小警示。那些望而生切,读起来又有些吃力的书,往往更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在读这样的书时,更加需要有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这些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同样也可以运用在各种阅读上。书中在第一章开始就提到了主动性是阅读的关键,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主动读书的人探索能力更强,收获更多,因而也更高明。在没有老师指点,和参考资料借鉴时,独立阅读更需要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再者就是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作者称这些为阅读的艺术。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教会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懂得如何让书本来教导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导语: 大家好,我是王金金,简书昵称断断Echo,爱读书爱电影爱音乐,很开心在这里和大家相遇。大家如果能够听到...
    爱读书的断断阅读 5,592评论 3 11
  • 读过小学的人都学习过阅读,更不用说从小学到中学一路读到了大学的人。很多人读过的书不计其数,但记住的书却寥寥无几。对...
    宋小song阅读 6,017评论 2 25
  • 常忆当年事,幽思夜独惶。 一樽斟过往,心底念情长。 (平水韵,仄起仄收,九阳)
    恨铁成钢阅读 1,365评论 12 14
  • 昨夜北风紧, 今晨山现白。 疑是银装粉饰成, 珊珊飘舞玉人来。 树裏素妆舞, 苗青蕠中埋。 三九播下丰收望, 期寄...
    学海老书虫阅读 2,790评论 0 2
  • 应用程序包 包含了所有的资源文件和可执行文件 Documents 保存应用运行时生成的需要持久化的数据,iTune...
    lancely阅读 1,43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