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这个词在今年八九月尤其火爆。作为2020届海归求职人群的一员,经常听到身边的同学、朋友们哀叹“太卷了”。“卷”,指的是“内卷化”。这个概念由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提出,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举个当下的例子,因为新冠疫情国内不论什么行业都僧多粥少,竞争格外激烈,且不说银行的笔试考题要求考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参加中小型公司岗位面试的绝大多数也都是985/211本硕、海归本硕,甚至名校博士,而竞争岗位的要求却远低于这些候选人的能力。所有年轻人都在拼死拼活提升个人背景,每个人都水平都提高了,但每个人都在原地踏步——工作机会还是那么几个,甚至有所缩减。
这种现象我在刚入大一的时候就有所体会。作为传媒实验班的学生,我与其他19名同学在填写志愿前都通过了学院的自主招生选拔,可以说每一位同学都十分优秀了。但是进入校园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有些课程90分的人数只能占全班人数的5%,这意味着即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漂亮地完成了论文或者考试,最终综合评分时大多数同学却只能拿到85分-89分区间的分数。就我自己的奖学金评比经历来说,我的专业课成绩均分接近87分,总成绩均分接近89分,却从来没有拿到我人民奖学金一等奖或者二等奖的奖项——因为人民奖学金获奖比率只有40%左右,班里20个同学只有5人左右能拿到二等奖以上的奖项。
我曾责怪自己不够努力,以为只要我比排名更靠前的同学更努力,就能拿到保研推免资格了。可细细想来,再优秀的群体进行竞争,这里面的大多数人还是会面临失败。与其强迫自己适应不利的机制,不如跳出这个圈子,规避维持这个圈子运行的规则。在大三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专业成绩排名并不能达到保研推免的要求,不过接近90分的GPA足够让我考虑南加大、LSE等国际名校了。借助学院提供的国际交换的机会,我对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学教学体系做了初步了解,并在其他同学准备考研、保研的时候完成了语言考试。虽然没有拿到国内读研读博的机会十分可惜,但是过早遇到“内卷”这种问题让我养成了凡事都做好Plan B的习惯,至少不会像初次遇到挫折那样焦虑自责、患得患失了。【但是真的很气,没有像样的奖学金,申请学校、求职都非常不方便,实验班学生还不如统招班学生有竞争力】
很多人灌“鸡汤”,认为大学的意义在于获取知识,不在于获得很高的分数,至少努力过,以后也不会后悔。然而当竞争压力陡增,这些正确的废话并不能让我们在血雨腥风的社会体系里过得自在,只能聊以慰藉。所谓绩点,只是用于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成绩排名不够高、评不上奖项,未必是个人能力不足导致的,所处的体系规则不完善、资源不充足、对手平均实力强等因素同样会造成绩点不理想的情况。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学习田忌赛马,重点提升其他方面的竞争力,例如提早规划实习、竞赛、志愿活动,或者将兴趣爱好专业化等等。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规划适合自己的道路——毕竟文科类专业的评分不像理科考试那样对错分明,再怎么剥削自己也不太可能满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