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常有的三大读书误区,而且这误区限制我们更好地读书
误区一:阅读快并不能增加对内容的理解
选读值得阅读的部分比快速阅读更重要,带着问题找相应章节去阅读。
阅读的技巧是选读,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内容。
误区二:不要强迫自己多读书的
多读书不代表真的应用到生活中,除非是热爱书籍的,可以多读书,而且读书不需要和别人比,而是享受读书带来的心流,通过多读书打开自己的见解。不要陷入多读书就很好的陷阱
误区三:选书,大众媒体的选书是参考,但选书需要从自己的需求
书籍本身的价值会因读者的不同而产生很大差异。与其思考是不是好书,不如思考这本书的知识和信息是否对当下的我有用。
那么,实现高效读书的方法是---操控知识的读书循环。
1、做好读书前的准备
2、了解读书的方法
3、输出从书中获取的知识
这个循环可以在阅读实用书、专业书、商业书等所有种类的书籍时使用
今天会分享如何做好读书前的准备,从自己的目的和动机出发,具体地确定想要获取的知识,这一点在读书术中比什么都重要。
提高读书质量有三个准备
心理地图
心理地图方法是针对缺乏动机的阅读者,使用这个方法是持续保持兴趣,使终端了的专注力复活。
心里地图的使用方法:
使用索引卡(或其他小卡片),根据目录、书评、或自己喜欢的书评家的评论写出“三个目的+阅读理由”,并把索引卡夹在书中,当没办法持续时,看看索引卡,找回读这本书的初心。
三个目的如:为什么想读这本书?想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希望自己读完这本书达到什么状态?
好奇心差距
“好奇心差距”是为营造容易记忆的大脑状态而进行的心理准备。刺激好奇心,可提升记忆力。
好奇心实践法:
实践法一:读之前在笔记本的左边写下已经知道的事情,右边写下感兴趣但不了解的事情。
实践法二:首先收集与作者相关的信息,如作者的简历、照片、推测(想象)作者的性格,思考作者处于什么样的必要性写了这本书,一边阅读,可以清楚地了解作者最想要传达的主题是什么。之后,一边浏览目录,一边想象,如果真的见到这个人,我会想和他说什么呢?读书时,在自己面前放一把椅子也是个不错的做法。
自我检测
通过自我检测,了解自己当前的水平。
书中介绍了墨尔本大学的自我检测实验中所使用的10个检测项目,给给出对应的策略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是我升维最便宜的方式,也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到你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