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玫瑰]
“仪”是地名,是卫国的一个边境小城,“封人”是官名。
封人这个官职是从周朝开始设立的,我们前面学过鲁哀公问社,“社”都有坛,坛是土造的,每年都要修补,树如果枯萎了还要再补种,封人就是负责这样的事情的。
他是很小的一个官,所以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只是知道他是仪地的封人。
但这位仪封人应该是一个贤者,从他的谈吐可以看得出来。他说的话可以说是对孔夫子的一字千金的评定,他算是孔子的知己了,非常难得。
“仪封人请见”,也就是说他要求见孔子。刚刚说“仪”是在卫国,所以这个时候孔子要么是离开卫国,要么是正要到卫国的都城的时候,路过仪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小官,相当于现在文化局的一个干事,他要求来见孔子。
可能是孔子的弟子们挡住他不太想让他见孔子。所以他说:“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说:凡是到我这个地方来的君子,我都要见,我都会见到。
还有一种理解是,至于斯就是达到这种情况的,像孔子在鲁国做到司寇了,然后出来周游列国,能做到这种品德、这种品质的君子,我都会见的,我都要见的,我没有没见过的。双重否定,意思是那就是我都见过。
言外之意,凡是有君子经过这里,我都来请求见面,而且他们也都赏脸,都跟我见面了。
“从者见之”,这个见也可以念成“现”,现在的现,就是让他见,为他引荐。
过去的礼仪,会见别人都要有一个名贴,要有人介绍认识才能见面,不是随便就能见的。
这些从者,就是当时跟着孔子的弟子,引荐他见到了孔子。
“出曰”,意思是他与孔子聊完之后,出来说。
我们可以想见,这个仪封人跟孔子的讨论是闭起门来聊的了,就像我们现在说的闭门会。他们到底说了什么?不知道,也没有记录下来。
不过他出来之后对孔子的弟子们说的话被记录下来了:“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二三子”是一个泛称,是指孔子的弟子们,年轻人们。
“何患”,何必要担心,何必患得患失呢?
丧,可以理解成失去的东西。
这里仪封人这么说,意思是你们这些当弟子的何必要担心失去什么呢?你们看孔老夫子在鲁国没有受到重用,出来周游列国了,你们是不是有失落感啊,觉得孔子丧失了权力地位,不能有所作为吗?
其实他是在告诫孔子的弟子们不要对前途充满忧虑。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这句话是说:天下大道沦丧已经很久了,谁都没有办法。是上天来将孔圣人作为木铎啊。
什么是铎?
“铎”是一种铃,“木铎”是铃中间那个舌头是木头的,铃外面是金属的。
当时这种木铎的用途主要是两种。一种是起到警示作用,王朝发布命令的时候,敲这个木铎,引起老百姓注意。
另外一种用途是采风的人敲木铎,就是王朝派一些官员下来视察,了解情况,一边走一边敲木铎,谁有事情来汇报。
按照木铎的两种用途,对“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句话的理解也有两种。
一种解释,老天爷将会用孔子来颁布他的命令,孔子起木铎的作用。老天爷将会用孔子来提醒大家,颁布天命,他会执政的,会掌权的,就是这个意思。
另一种解释,孔子就相当于是一边走一边摇的木铎,老天用他来提醒大家注意。老天爷想让孔子周游列国,让他走一道宣传一道,把老天爷的意志向各国传达。
不管按哪种解释来理解,都说明这个仪封人对孔子是非常推崇的,他认为孔子推行的东西就是天道,就是老天爷的意志。孔子讲这些政治理念也不是代表他本人,代表的是老天。
他对孔子有这么高的评价。
在讲礼的八佾篇里编入这样的内容,《论语》编撰者的潜台词是孔子提倡的周礼是符合天道的,并得到了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的认可。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孔子周边的这些弟子是没法做到像孔子这么达观的,他们有一些担忧,仪封人就劝他们不要担心,不要想着这一世孔子到底能不能实现他的理想,能不能达到他匡扶天下的目的。
天下无道不是一天两天了,已经好几百年了,但是上天降下来孔子,他的目的就是要把大道传下去,就像一个木铎一样。
就算是现在,我们也还在读《论语》,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以上是今天《论语》精读的内容[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