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生而为人必然会“想”有所得。我们想吃、想获得、想居住、想完成...这些“想”的内容,均是我们各种欲求的具化体现。这些是我们想要的,但我们“想要的”真的满足了我们“真正所需要”的嘛?爱能让一位少年收获卓尔不群的自己,但金钱可以嘛?
在《在晨拱,动机与目标》的第五章里。提到“三条”作为,天生的需求
——“关联感”“胜任感”“自主权”
倘若我们追求的目标,不具备以上三条特性,那么我们正在追寻的,就很有可能在我们实现它们后,依旧怅然若失——获取的快乐也将降临的及其短暂。书中同时佐证:名誉,地位,公共形象不会让人得到幸福感,因为这些目标均属于他人的肯定和自我价值外在体现,没有满足“关联感”“胜任感”“自主权”。
那么它们具体是什么?
关联感=爱与被爱的渴望
胜任感=把任何事都做的出色的成就感
自主权=”我”是决定者 不=独立、自私
那么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同时满足以上三点呢?
能够建立,支持和增强人际关系的目标
专注于自我发展,增强体魄以及自我接受的目标
那些有关回报社会以及帮助他人的目标
这些目标都可以激发我们的内在动力,使我们在朝着目标前进的时候能够火力全开。满足了以上三点,目标也会被内化——和我们产生了亲密的关系——与我们的骨血相溶,真正的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但是“内在动力”也非常脆弱。
在过去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内在动力的属性:不仅是有限的,也是脆弱的。就像我将意志力赋予了道德色彩一样,认为内在动力的流逝只能说明自己一开始确定的目标存在问题,自己是一个没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前进方向的人。
那么它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遭到破坏呢?
当我们感到压力太大,面临太多拒绝时;当我们觉得什么都做不对,自己没有任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时——我们的内在动力会遭到损伤。
然后会发生什么?
我们将开启自己防卫策略,转向那些对我们没什么好处的目标。最常见的想法就是
“如果我不能得到我想要的爱,我就要努力赚钱,出名。那时自会有很多人爱我。”
但它是一个真正满足“被爱”的正确的目标嘛?
因景施标
古有“因材施教”,现有“因景施标”——针对不同的挑战和困境,建立不同的目标策略。
在阅读完毕后,回忆自己的生活,完全可以对应上第四个情景给出的方案。
那是在初入大一的阶段。因为大家的学习能力都很优秀,因为忧虑自己会成为垫底的学生,所以不敢放松每一秒,常常是熬到凌晨3点还在预习明日课程的内容。再有作为大一的新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以及计划。二者相加便不断的督促自己学习,不断完成挑战和目标。
9个场景我或是已遇到或是相遇在未来,“因景施标”将成为重要的助手,成为黑夜里引导我们前进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