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cctv-6播出了孙道临的《早春二月》,里面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家境贫寒的学生王福生担着两捆干柴往家赶,路上碰到自己的老师,他放下担子,向老师鞠了个躬,说了声老师好。这简单的几个动作,表现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只是,在现在社会已经很难看到这一幕了。
有很多家长一边抱怨老师越来越不负责任,一边给孩子报一大堆的课外辅导班。老师一边抱怨学生越来越难管,一边开班挣外快。本应是相互辅助的两个人群,却变成了商人与客户的关系,互相谋算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只是那十年的灾难,使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代。我上大学的地方也是父亲留校任教的地方,所以给我们讲课的老师分成两拨,一拨是父亲的老师,一拨是父亲的学生。但明显老教师比年轻的老师要强好多。有次和一位老师聊起来为什么这样,那位老师叹了口气是:“老教师是解放前的大学生,年轻老师是文*革后的大学生”。
文*革结束,在恢复经济和恢复文化的两条路上,政府选择先恢复经济,再次错过了文化的抢救时机。等九十年代后期社会开始失控的时候,才发现文化的重要性时,已经太晚。年纪大的老学者大多去世,而年轻的学者因为贫穷,在早些年已经不当老师了,转为从政,从商和出国。留下的老师素质良莠不齐,更进一步加剧了文化的断代。父亲93年从北京调回来时,当了十几年大学老师,所有家当,除了四大箱子的书,就剩几件破衣服,一条破被子,贵一点的是一双3515的皮鞋,那是1980年父亲和母亲结婚时,父亲任教的理工学院里,数学教研组的15位老师和物理教研组的15位老师一人兑5毛钱,最后给我父亲买了一双3515的翻毛皮鞋。不过,3515的皮鞋质量确实好,父亲在学校穿了十年又穿回来了。不过那四大箱子书倒是值些钱,被我母亲卖给收破烂的换了100多块钱。
现在,老师的收入相对好一点了,但社会地位却在下降。家长们已经把老师等同于贩卖知识的小贩,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尊师重道”更无从谈起。老师们也学精了,把精力放在如何完成学校订的指标上,我就把那几个好学生管管,只要我完成指标,工资奖金就少不了的,其他学生操那份心干嘛,管了又累又没钱,关键是学生不买帐,家长还不领情。这几年,校园暴力频发,与老师不敢管,不想管,不愿管有很大关系。
建国初期,国家提出“工、农、商、学、兵”的口号,改革开放后又提出“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兵不安,无商不活,无士不兴”,而士族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才能形成。好在,“亡羊补牢,犹未迟也”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与教育这一块,也开始往这上面投钱和投人。但“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这需要包括我们这一代人在内的三代人的努力才能看到成果,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