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就像我们多难 的民族一样曲折,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出来 以后,就开始了它的千回百转曲折流程。
多年以前我曾同一个朋友专程去唐克看了九曲 黄河,这里的黄河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纯 洁清澈,水面宽阔,水流平静,偶尔有骑着 马的牧民从水里趟过,水面荡漾的涟漪慢慢 散开去……我们就住在黄河边上的牧民的帐篷里,那是一个夏日的黄昏,落日的余晖映 照在水面,安静得像天堂。早上起来,夏日的草原也是异常寒冷,简直难以把冰冷的 衣服穿在身上。温暖的河水在水面以上形成 一层薄雾,朦胧如仙境一般。
黄河在草原上流淌的不紧不慢,总是那 么曲曲折折,似乎在依恋草原上的一草一花 和那跟他一样悠闲的马匹羊群。黄河走出玛曲,开始露出峥嵘面目。好似一个彪悍的黄 皮肤汉子,一路走来,黄河在一夜之间成熟了。刘家峡水库是黄河上游最知名的水库, 黄河在这里被拦截,变得异常宽阔。水库上有游船和快艇,可以直达永靖三峡,那里有黄土形成的石林,旗帜般矗立在河湾。水的尽头是著名的炳灵寺石窟,西晋初年(约公元3 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号称全国四大石窟之一。在刘家峡水电站蓄水截流时,为保护艺术国宝,周恩来总理曾经 亲自关心安排防护工程建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出了刘家峡水库,就像挣脱了锁链的 莽汉,跌跌撞撞的一路狂奔,到达第一个 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兰州。黄河滋养了兰 州, 沿着黄河两岸打造了三十里黄河风景线让这个西北之城变得更加美丽。离开兰州北 上,黄河流经黄土漫漫的干旱地区,到了宁夏境内,直接遭遇沙漠!绵延的腾格里沙漠 肆虐在河套地区,突然遭遇到更加彪悍的黄 河水,被黄河一个几乎180°的大弯道挡住了 去路,乖巧下来,展现出他少有的温顺来。 沙坡头就是黄河与沙漠在就的一处神奇境地,近年来这里开发了很多旅游项目,吸引 了大量游客。也养育了一个神奇的“沙漠水 城”——中卫。
黄河继续执着的北上,造就了富饶的河 套地区,因其地历代均以水草丰美著称,故 有民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黄河水在 这里创造了著名的“水上江南”富饶的河套 地区也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我曾 经去过两次宁夏,考察过大阴山的游牧文化 以及著名的河套地区的黄河水相对和缓,撤出了河套,黄河沿着晋陕河谷一路狂奔,成了 山西和陕西的天然分界线。在这个河谷,黄河展现了他最雄壮的一面,以至于成了中华 民族精神的象征,这里就是壶口瀑布。天下黄河在崇山峻岭间转了九十九道湾,在这里 平缓而又宽阔,羊皮筏子成了连接晋陕的交通工具。平缓的水面上突然出现一个凹槽, 这就是壶口,桀骜不驯的的河水乍然收于一 壶,自然不会罢休,怒吼着,挣扎着,咆哮着冲向太行山……我从陕西和山西两个方向 分别去过两次壶口,还在壶口黄河边上的窑洞住过一个晚上,枕着黄河的吼声入睡是件 颇为豪壮的事。 走出晋陕河谷,破“龙门”而出,在西 岳华山脚下掉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 渤海之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土地,黄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成为华夏民族的表 征,也孕育了这个多难的名族。180万年前 西侯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 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 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 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 吟唱:“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 清且涟漪。”“伐木叮叮,鸟鸣嘤嘤。” 《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 “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 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