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1月开始开始“早起”行动,到今天就已经早起100天了,期间经历了2个6点钟起床21天打卡和3个5点钟起床21天打卡。
在刚开始“早起”行动时,为了降低难度,我为自己确定的是6点钟起床,随后在通过简书发现了一堆5点钟起床的人,加了一位为好友后,看到她每天5点钟左右发朋友圈动态,觉得又打开了新大门,决定跟随脚步,开始5点钟起床,并且在朋友圈晒出了5点起床满21天的打卡记录,自信心受到了自大的鼓舞。
早起行动的最初一方面是因为身体的不适,想要调整不良的作息习惯;另一方面是家有2岁孩童,做为上班族妈妈我想拥有一些个人的独处时间。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我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
比如:我趁着早起的时间开始读书,竟然可以达到一周一本的频率,在读完后会写一下读书笔记,从刚开始寥寥数字到慢慢会有一个框架梳理,感觉学到了很多知识;
比如:每周末会写周总结,大概的去分析上周发生的事,回顾上周是否完成计划,定制下周的计划,做一些简单的反省等,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控;
比如:参加了拆书战队,每周一篇拆书分享;通过社群认识了几位很欣赏的伙伴,一起交流,一起学习,每周一篇拆书文章使我更深层次的思考文章内容,相对比只是看看收获更多;
比如:开始跑步,在3月份时加入新的习惯养成:跑一休一的跑步计划,到今天大概跑了20次100km左右,身体状态感觉比之前好了,体重大约掉了2斤多,每次跑完会有全身舒畅的快感,很受用,想要一直持续下去;
比如:3月中旬开始写晨间日记,在看过日本个人管理大师的书后,从新开始罗列自己的100件梦想清单,寻求能否有更加切合的奋斗方式;开始写晨间日记,每日提醒自己年度和月度目标,并为自己的每日行为做反省,感受到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关于晨间日记,发现没到休息日会中断,需要加强这一点。
比如: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另一个新世界,20来岁的专家们,没有任何的贬义,学有所专的人们就是通过互联网,搭建自己的展示平台,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成为一个行内的翘楚,并让这种技能为自己服务,把自己发展成为斜杠青年。让自己觉得自己老了,跟不上互联网的红利,更加应该多学习。
再比如:什么早上拉伸、按时吃早餐、从容上班、不再迟到,这些都是一些附带的效应,使得自己不再慌慌乱乱,可以更加从容,早上可以遭到办公室30分钟,安排当天的工作,同时也能更多的思考。
再比如:早晨可以去早市,买到新鲜的果蔬;早晨可以去公园,听鸟鸣闻花香,享受静谧的环境;早晨可以去提前去超市,不再慌忙的安排一切,可以更从容;甚至现在孩子也开始早起了,老公也早起早去公司学习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让我觉得欣喜,开心自己能为家庭带来一列写的改变,想要继续持续下去,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早起带来的蝴蝶效应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大,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必然会引起好的连锁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人也自信起来了,觉得我可以5点钟早起跑步,这点困难算什么,这种攻无不克的感觉让人痴迷,对新计划的执行帮助很大。
好习惯应该多多培养,一个一个的来培养,第一个是早起,第二个跑步,我还有很多,比如马甲线养成(无氧力量)、英语、手绘、冥想、写作、书法、国画、瑜伽等等;有些是技能,有些是习惯,根据一次养成一个习惯的方法来慢慢养成和学习。毕竟,我是一个可以5点钟起来跑步的人,这点困难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