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常常苦恼,事情这么多,工资并不多。这些仅仅是表象,在明白了价值量这个概念后,知道自己想要改变就得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认知水平,可是不付出时间精力谈何提升呢?
在了解了7-11定律之后,我开始充分把下班后的时间重复利用起来 ,故而开始东一榔头西一棒锤疯狂看各种信息,别人说什么好像我什么都知道,但是让我自己讲出一点东西来,似乎又什么都说不明白,痛苦而无奈。
年初或者月初定的计划,没过多久行动力就跟不上了,因为看不到希望。还好我很幸运,和老师学习之后,认识到了刚需的重要性,不是没毅力,而是没把进步和学习当成一个自己的刚需。有了强烈的刚需我可以做到没办法放弃,各种借口和困难都风吹云散。不过不久我又发现学了很多知识依然用不上,怎么破?
在通过一系列的思考之后发现,学习内化最有用方法是把学习到的知识用在自己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去,我们肯定不会相信一个连自己生存之本(工作)都做不好的人能够取得重大突破;还有学而不用等于无用,能够改变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来源于成甲);另外在日常中反复运用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和工具,会提升我们自己的效率。但是什么都学肯定也学不完,那该怎么开始呢?
我认为把需要学习的知识分阶段,第一阶段,没方向,结合自身需要,泛学各种必要知识;第二阶段,找到方向,根据学习的情况,找出自己感兴趣和有特长的领域,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第三阶段,特定领域精进,找到一两个可以发光发热的点,集中所有资源进行集中攻关;第四阶段,突破自己,重获新生。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会放弃,因为我们大脑是非常短视的,如果长期得不到正面反馈,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进而大脑会发出负面的指令,阻止我们进步。故我们需要把每个阶段都分成各个小目标,比如刚开始做一个佛卧撑等等,达成后给自己一个小小的精神或者物质奖励。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我们必须要追随行业里面非常牛逼的人,这些行业里的成功者会给我们一些正确的参考意见,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一定要铭记在心并确实践行。
自助者天助之,唯有努力精进,方能收获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