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11时46分,随着一枚巨型钻头刺入沙漠,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正式开钻。这口井被命名为“深地塔科1井”,预计钻探深度11100米,这是我国在深地领域探索大自然的一大壮举。近年来,我国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多次刷新深地开发纪录。这为万米深井工程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条件、技术准备和经验积累。
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陈学东:深井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地质的工具。我们把地球最深的地方打到这么深,这是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对地球科学研究也有一个促进作用,比如深部油气勘探、地热开发、地热发电等等,都是很好的能源。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科学研究工具。
钻探万米深井,必须攻克深井高温高压、深部地层漏失、深井装备等技术难题,还需配套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井、采油、完井等工程技术,才能确保安全、高效地实现万米深井钻探目标。目前,我国在深井钻井领域的装备制造、工具研发、设计能力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深地工程实施需要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深地安全钻井、安全钻进、精准控斜、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周期等,这对我国深地科学研究和工程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深地塔科1井”将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部署,实施一系列科学考察和钻探任务,为揭示地球深部构造、沉积演化和极端环境等提供重要依据,推动形成以我国为主的世界领先的深地资源评价技术体系,并为我国后续万米深井钻探提供参考。
深地工程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科技工程,需要广泛汇聚资源,吸引社会力量,为科学研究提供物质保障和经费支持。
在我国,这方面的短板是严重的。目前,我国只有6个国家实验室、3个大科学装置、8个大型综合性科学实验基地和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需要为这些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和组织保障。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唐华俊的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投入1万亿元资金用于深地研究。如果没有这些项目做支撑,我国在深地科学研究领域将会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深地工程”是一项世界级的技术难题,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完成。我国提出要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实施“深地工程”,就是希望通过与国际同行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深地工程”走出去。
目前,中国石油正在实施一批深井工程项目,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为加快开发我国油气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中国石油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这一壮举是对地球深部认知的一次重大突破,必将改写人类对地球深部的认知。万米深井,是对地球最深处的探索。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陈学东说,此次开钻的“深地塔科1井”,是我国第一口万米深井,也是我国第一口地下勘探型万米深井。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深地工程”的重大举措。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用4年时间,在塔里木盆地部署实施10个深井重点项目,完成“深地工程”重大科技项目部署。
它的建成和开钻,标志着我国在地底探测与深部研究领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