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身处低谷的时候,往往思考的东西比较多,平时没有留意到的问题也会浮现出来。处于低谷时,通常也是各方面资源相对稀缺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警惕自己的心理带宽是否被琐碎无用的事情占用过多,从而没有更多心力去思考长远打算。
心理带宽被占用,多数是二种情况,一种是缺钱,一种是缺时间。
1
我经历过金钱充裕的时候,当金钱富足时,想学习什么课程,从来没有犹豫过;想买什么书看,也是不假思索。手中有余粮,心里不慌张,想充电或提升自己,都是分分钟的事情。因为知道自己的投资会有回报,也知道自己有能力赚回支出的钱。这个时候,心理带宽是十分充裕的,基本上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想事情往往也想得比较长远,比如一年后想参加什么课程,三年后想读什么学位,心里已经有所盘算。
我也经历过金钱十分匮乏的时候,一边欠着信用卡的债,一边收入也不是很高,还想把平时的充电学习也兼顾上,经济捉襟见肘,时常为想报什么课程,手头上没钱而纠结苦恼。一度困难到除了还卡债,什么想法也只能暂时搁置,每每在社群里看到别人又报了什么课程,得到什么收获,心里都不免着急,也只能按捺住心情,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现实告诉我,没有钱时,人很容易形成“稀缺头脑模式”,失去对许多决策的心力。那种强烈的匮乏感会让我们的认知和判断力下降,思维方式也会受影响。这种状态下,整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向内缩,原本开放、接纳的心态也会缩到不愿意去社交、见人,不敢大手大脚买书看,不能任性地参加想要学习的课程,成长的速度自然变缓慢。如果这种状态是暂时的还好,长期如此,一定会阻碍一个人的成长速度。
没有钱时的匮乏感占用心理带宽过多,很容易养成穷人心态,热衷于精打细算,就没有精力去考虑投资和发展事宜。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变得越来越穷,生活上穷,思想上更穷。记得之前上过一位老师的课程,他讲过一个很好玩的事情,我们愿意花钱买一个kindle,却不愿意为它的付费图书买单。这就是典型的匮乏心态,本末倒置。
一旦发现自己开始在原本不计较的事情上开始计较了,就要警惕自己是不是在思考没有价值的事情,不必要的事情。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种匮乏心态的体现,有很多无谓的事情在占用我们的心力,只是我们可能不自知而已。
再说一件小事,早上7点半左右一般是上班高峰期,我去买早餐,有不少人在排队。看到一位美女,等了十多分钟,只买一根油条,摊主给她拿了一根油条,她可能嫌炸得不好还是怎么回事,本来可以马上走人的,却又磨磨蹭蹭过去,想自己换一根。但是一只手拿着手机,单手换不了,便把装油条的袋子扔在地上,请摊主再拿一根她看中的油条给她,结果这摊主说那袋子也是要收费的,问她怎么给扔了。两人争论了几个回合,才换到一根新的油条离去。这样买一份早餐,足足花了快20分钟。这就是心理带宽被琐碎小事占用心力的典型例子,生活中这样的小事多了,人的格局怎么会大呢?只会越来越小。
一个人被穷人心态缠绕得越久,越难挣脱这种状态,长此以往,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要警惕。
2
另一种就是习惯性忙碌,从早忙到晚,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现在在做什么,未来想得到什么。陷入一种忙的假象中,还以为自己很努力,很上进。永远都是救火队员,永远都在做最紧急的事情,从而没有多少带宽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更不用提什么梦想了。
试问,有多少人把自己曾经的梦想深埋在心底,一边忙碌不堪,一边安慰自己说等赚到足够的钱,等忙完这几年,就有时间去做想做的事情了。而往往越是这样想,梦想反而离你越来越远,直到有一天你忘了自己曾经还有梦想这回事。
忙碌的人成天沉浸在海量的工作中,没什么心力去思考三五年的发展,也没有精力去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有多少人在生活中会有意识地每天安排二小时,去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去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而提前做准备?忙到最后,变成工作与金钱的奴隶。
所以,人很忙碌的时候,要想办法让自己闲下来,有一定的空档期,有思考和独处的空间,去想想未来,想想更大层面的事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脑一段时间被某些东西占据,你就没有余力去想或做别的事情。只有时时清空它一下,刺激它一下,才有更多心力去想更重要的事。
心理带宽十分充裕的情况下,人做起事情会比较游刃有余,从容淡定,没有那种急哄哄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抢的心态。这个时候人的状态是清醒的,理智的,常常能够从全局、长远方向考虑问题,对自己的目标也会按步就班地去执行。
金钱也好,工作也好,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怎么运用好它们,让它们为自己的生命增光添彩,发出光芒,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而不是被它们绑架了。唯有在心力富裕时,我们才能象富人一样去思考,不再恐惧失去,对未来也会更有定见,有一定的定力支撑我们奔向更美好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