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1
这篇文章是我阅读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开始投资活动的条件是什么”篇的心得。原文大意是说比起赚多少钱,更重要的是钱的使用时限,又更重要的是资金背后的智慧。这观念前面(“什么是资本”篇)已经讲过,这里不赘诉。而智慧本身,所有人都是从零开始,所以从现在开始累积智慧便是最重要的事。那如何累积,做中学、学中做是最好的方法,不要说没钱,几百块就可以开始投资了,甚至在纸上做虚拟买卖都可以开始累积。要注意的是:一个月只能看一次股价,比如月底;这是培养耐心的重要方法。每天看、每小时看,心情肯定随着股价上下起浮,行为肯定失真;而且短期股价是不能预测的(“你能准确预测股价吗?”篇讲过这道理)。
以下让我用Ray Dalio对原则的思考方法,来梳理这个题目。
一、这个原则既然这么重要,那它意味着什么?
首先想清楚为什么要投资,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富有?为了保全资产?为了传承财富?为了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有个调查是说不管现在月收入是3万、10万、100万、1,000万的人(这里讲的都是台币),都觉得只要收入多一倍就足够富有了,就能解决钱不够用的问题;我也这么觉得。显然这是个悖论,这说明放任欲望膨胀,它永远不会被满足。那就换个角度想,在不降低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每月最低需要多少钱?结论是我平常生活所需只要我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买保险用掉月收入的三分之一,这是为了应付风险,不可少的;奉养父母六分之一,还好他们不缺钱,拿这点钱他们就很开心了;投资或改善生活各需要剩下的六分之一。这就稍稍尴尬了,不足的部份六分之一月薪。做个取舍,改善生活很重要,但这些日子也都这么过来了,显然还可以等;而投资目前不急,那是未来的收入,既然我每月收入够维持我的支出,那么保障我退休后还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投资比改善生活更重要,是退休后的保障。那么改善生活就要靠加薪来完成了,这也符合人生目标设定。
既然投资不是为了致富,因为致富不是最重要的,永远想要更多钱。财富自由,不必为了钱而工作更重要;但是我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也蛮好的啊,不为了钱而工作之后是为了自我的成长,我现在每天也有大量的时间学习、成长,所以这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为了维持现在的生活,免于退休后没钱花的恐惧,我投资的目的就是为此。要致富,要过更好的生活靠事业;靠投资的话太免强,没那么多资金,也没必要知识,更没时间学习这些知识;时间花费在提高专业能力,以提高将来收入更现实。不为了钱而工作,那是投资累积到一定金额,然后量入为出之后的事情。
二、如果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话,有什么事情是我绝对不能做的?有什么事情是我必须做的,不得不做的?
既然确认了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老年生活不虞匮乏,靠投资致富对我来说只是锦上添花,靠事业致富比较实在。那就简单了,首先明确筛选标的条件:
1.要能放长期,最好能够长到我死了它还没倒。
2.要能在我退休后支应当时生活所需,到时候我大约需要现在月收入的六分之五(不计通膨),也许不用奉养父母但要付房租,只少了投资支出。
3.要能稳定增长,我距离退休还有三十年,只拿现在六分之一收入投资,到时候要增加五倍(扣掉通膨后)。
4.要足够省心,不需要浪费我太多注意力,不需要依靠我的天才操作手法或运气就能达到目标。
依照上面的条件筛选出来就是ETF,最好选美元,美元货币发行量只有GDP的80%,相对坚挺,而且国力强盛,科技创新全球第一,未来有保障。 ETF中S&P500十年复合报酬率7%、20年8%,MSCI世界指数10年报酬复合率5%、20年6%;扣掉通膨2%后,都可以在三十年的时间翻四倍以上,达成率在80%~120%之间,符合预期。而且都是全球性的公司,不太受区域局势影响。
投资方式定期定额最好,省注意力,也避免掉人为操作失误。每月投资六分之一月薪,退休后每月领出六分之五月薪花用,这样可以花三十年;我预计七十岁退休,可以花到一百岁。利用线上开户(FIRSTRADE)买美股就行了,手续费低廉,ETF管理费也低。
为了坚守这方式,我一定要牢记:
1.投资ETF已经符合我的要求,更多钱并不会让我快乐指数随之大幅增加;相反,选择风险高的投资方式,会让我痛苦指数随之增加。
2.不要相信自己的投资技巧,上述两档ETF已经打败80%名校毕业、专业经理人操盘的基金。我凭什么认为自己比他们厉害?花的时间更多?比他们更聪明?
3.投资我的专业最重要,也是最靠普的致富方式。目前我的专业领域不是"投资",所以不要花太多时间学习"投资领域"相关知识。掌握目前知识已经够了,接下来随着每月操作,自然地累积相关知识就行了。
三、在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我是如何克服那些阻力的?
目前遇到最大的阻力是没有钱,还有一笔贷款要还,预计明年中或年底才会还清。虽然说贷款的利息低于预计的投资报酬率,不过记挂着贷款肯定不能好好投资,也会浪费注意力,所以还是以还清贷款为优先。暂时以纸上投资的方式,每月月底纪录S&P500股价,也顺手纪录GAFATA(什么是GAFATA,请参考"你真的没有机会吗"篇)股价当作比较,利用这一年多的时间慢慢研究、修改我的观点。
四、在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
每月月底记录股价,思考投资方式,我才有上面的思考:投资ETF,关注自身专业。目前想不到更适合我的投资方式,但是因为遵守月底要记录股价、寻找更好投资方法的规定,我才会留意投资标的和投资方法。现在S&P500已经被炒高,本益比偏高,或许这代表热钱太多,有泡沫迹象,未来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化,继续留心观察即可。可以肯定的是S&P500是对的标的,定期定额也是对的方式,就算在高点开始投资,长期下来也不吃亏;而且到底是高点还是低点我根本无从判断。
五、在长期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吃了哪些亏,得了哪些便宜,总体上的得失如何?
这问题不适用,我没吃亏,目前也没占便宜。顶多就是花了一些时间研究投资,这是必须花的注意力,是我对未来思考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