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聪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书籍是邓德隆的《2小时品牌素养》,这本书被特劳特称为定位中国版。由于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将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完成本次读后感,希望看完以下五个问答你会对本书感兴趣。
1、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书一共11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中国品牌竞争力分析报告,下篇是品牌实践与交流。
上篇最重要的在第7章——中国企业的世界品牌战略,我认为非常值得一读。
第1-6章其实是结合中国一些品牌案例,不同程度的对定位理论的不同规律做了一些阐述,最后,立足中国企业加入WTO,如何在全球化竞争中,打造出世界级的品牌提出了看法。文中给出了三条出路,我认为非常有指导意义,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条出路:单项突破,瓦解多元领先企业;
第二条出路:利用制造业优势,打造OEM品牌;
第三条出路:发扬国家传统,形成优势产业。
下篇的核心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详述了王老吉的品牌战略历程;揭示了品牌定位与企业战略的三重关系;批评了麦肯锡错误的品牌观;分享了打造国家和地区品牌的方法。
2、这本书对我启发最大的三点?
分别是中国打造世界品牌的思考、麦肯锡品牌观之批判,打造国家及地区品牌这三点。
中国打造世界品牌的思考一下打开了我品牌思考的宏大格局,让我觉得做品牌真的好伟大,非常有意义,文中邓老师说把特劳特之于中国比喻为戴明之于日本,可见定位之于品牌,世界品牌的打造之于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是多么重要,这更加促使我要学好定位!
麦肯锡之批判让我觉得酣畅淋漓。我一直特别喜欢看高手对决,麦肯锡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神一样的公司,咨询公司里的标竿,当你发现一门理论可以去攻击其犯下的错误,并且自己可以看懂背后的逻辑,这种感觉是非常畅快的,如果你明白批判背后的道理,相信你也会享受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怎一爽字了概!
国家和地区也是需要打造品牌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案例是格林纳达,这是加勒比海的一个中央高山的小火山岛。中间的过程我不赘述,最终的结论就是——寻找对手强势中的弱势,最终定位“加勒比海原貌”,感兴趣的童鞋可以自己去看。
3、这本书不足的地方?
有拼凑和重复之嫌疑,第1章 中国企业的七大品牌观念误区和第4章重新改善对品牌的心智模式,内容及其相似,让我怀疑是不是印刷错误!面对前辈,不敢造次。所以不多言。
4、这本书最有趣的例子?
最有趣的一个例子是关于给危地马拉做地位,为了引发世界对其玛雅文化的关注,需要考虑更改国家名称,从危地马拉(Guatemala)改为危地玛雅(Guatemaya)。新名字使危地马拉占据玛雅这一定位,同时也作为一个记忆工具帮助将玛雅人和拥有最壮观的玛雅石器的国家联系在一起。这个案例最后一句是这样说的——新定位获得了危地马拉企业界的广泛赞同,但变成现实存在很大难度^_^
比利时的定位也非常有趣,特劳特帮助想的是“有五个阿姆斯特丹”——因为米其林旅游指南对城市餐厅都给予评定等级,其中对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国的旅游指南上,列举了6个三星级“值得特别一游”的城市,其中五个都在比利时境内,分别是“布鲁日Bruges”“根特Ghent”“安特卫普Antwerp”“布鲁塞尔”和“士尔纳Tournai”。这个定位广告播出后,荷兰旅游局打电话给比利时旅游局局长,愤怒的要求取消广告……文章最后一句是这样的——比利时新定位原本可以产生更大的效果,可惜比利时管理当局因怕得罪了荷兰,后来没有坚持下去……O(∩_∩)O哈哈~
5、看完这本书有什么问题?
(1)该书是否有修订版?
(2)如何评价中国各省份或城市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