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这本书刚发布的那年,我正好在北京。当时班上很多同学跑到王府井的签售会现场,在拿到有柴静签名的《看见》后,都激动不已。虽然同作为学传媒的学生,我却一直都觉得自己是缺乏一定的敏感度的。对于柴静,我只知道她是一名央视的记者,因为非典的报道而一举成名,其余的也就全然不知了。后来真正接触到《看见》这本书时,是在上海。在吃完晚饭回宾馆的路上,在路边的一家书店拿到了它。原本只是想用它打发宾馆的无聊时间,却不曾想让我对《看见》及柴静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或许《看见》本来记录的就是柴静在采访中的大小事件,这也就奠定了它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语言上,都是极其简单的,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心的结构设置,有的只是对于事件最为真实的记录,对事件中人物的细微捕捉,以及她在经历了这一系列事件后的成长与蜕变。或许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简朴与真实,她总能在某个点带给你不一样的触动。
看见,是因为走进,而非旁观。就如同她刚进入到央视,陈虻问她做新闻你最关注的是什么时,她所说的那样,我关心新闻中的人。于是在《看见》中,她关注的并不仅仅只是在这十年间里发生的如同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这些重大事件,而是关注这些事件中的人。无论是当地政府的高官,灾难的受害者,还是那些与辉煌失之交臂的失败者,她都选择走近,走到他们的身边,更走进他们的生活。
看见,是因为蹲下身,去细细的倾听。就像这本书的封面一样,她与几个当地的老人同坐在一堆木材上,正微笑地看着搬来凳子的小男孩。显然,她看上去并不像一名央视的名记,倒更像是一个久未回家的女儿回到故里后,正与乡邻们叙旧问暖。而她也正是这样,面对自己的采访者,她总是会保持着舒适的最近距离,蹲下身,然后细细的去倾听着。正如在双城的创伤中,当别人都以邪教将此事截然了之时,她却选择了去倾听,去试着了解在那些孩子中的友情,甚至为了打开服毒女孩小蔡的心扉,她还讲诉起了自己的友情。或许此时,相对于记者而言,她倒更像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只要你愿意袒露,她便愿意倾听。
看见,是因为融合。“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的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这是柴静在这本书的序言部分所写道的。也正如她写道的那样,写下这句话的柴静,也已经是由很多人的融合构成,而这些人,正是她所接触到每一个采访者。他们伴随了她在新闻路上的成长,将她逐渐融合成一个越来越优秀的记者,而《看见》对她而言,也是一次自我的成功报道,而这却也同样融合了她所报道的一切事件,有了这些,才有《看见》,有了《看见》,才有了此刻的柴静,这本身就是一种无法分开的融合。
十年之间,她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点一点的蜕变,用不同的笔触写下了这本见证她成长的《看见》。而在这爱恨欲望,是非交织的生活中,也是因为她的《看见》,才让我们对于身边的事,对于生活,有了一种新的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