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介绍
源源是我们班学习成绩优秀、基础扎实、聪明机灵的小学霸,她还乐于助人,平日里非常喜欢给其他同学补课、讲题,一至三年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班里的同学说起她都满是佩服。但与良好的学习成绩相比,较差的学习习惯和极低的学习效率(主要表现在作业)一直令老师很头疼,不是不会,但是不做,这可如何是好?到底是什么导致反差如此明显呢?对此我进行了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对源源日常写作业状态进行观察,她是一个容易走神的孩子,习惯性的在课堂和作业间隙去观察周围的同学,甚至写着写着就开始给周围的讲题,说小话,出现违纪的行为,久而久之,作业总是做不完。
结合考试成绩和日常模拟时的状态来看究其本质,源源本身比较聪明,她没有将这样的常规性练习放在眼里,没有难度的作业不需要着急写,没有评分的作业差不多就行,由此看出,源源有时会自我松懈,注意力经常不集中。
2、家庭因素:
针对源源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与孩子的家长进行了交流。考虑到单亲家庭的特殊性,我对父母双方的教育模式和家庭情况都进行了调查了解。孩子父亲这边表示源源由奶奶照顾长大,老人对孩子比较严格,如果有成绩或者作业不合格的情况,经常性的进行抄写之类的惩罚,导致孩子对学习兴趣不高。
孩子妈妈对源源教育非常负责,跟源源日常交流比较多,我提醒她注意孩子的学习习惯,在家监督,定时定量定任务,督促孩子慢慢养习惯,加强家长和老师的交流,让孩子妈妈多做疏导性工作。
3、班级因素
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语文学习仍然有很多需要重复记忆、背诵的内容,老师有时为了夯实基础会放慢脚步,这也从一些方面导致日常教学没有带给源源很多挑战,导致她在学习上有时兴致不高,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秉承“让聪明的孩子有事可做”的理念,不断给她新的任务新的挑战。
三、辅导过程
1、锻炼能力——与班级制度相结合
为了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实习小组长负责制,是我一直坚持的做法。但源源连自己的作业都写不完,能去督促别人吗?虽然一开始我心里也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我还是选择放手去做,大胆放权。
虽然当时任命她为班级小组长时,虽然组内有些同学或有疑惑,她也有些受宠若惊,但我利用两个副组长帮助她完成组内日常任务,又在课后根据孩子之前竞选大队委失利的事情,引导孩子老师希望她可以从小组长做起,承担起管理自己,管理别人的责任,让大家看到除了成绩之外其实她一直很优秀。
2、提高兴趣——给她找个对手
本学期转学生之中出现了新的学霸——安琪,她的身上有着和源源截然不同的特质:踏实、认真、积极……而且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总成绩要比源源好很多。一方面我在班里把安琪当做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大力倡导孩子学习安琪身上这些优秀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源源的自尊心,我私下里把两个人的作业、试卷等等各种书面任务摆到源源面前来,让她有了对手,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的积极性;也明白了自身的不足,慢慢静下来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3、放大期待——日常沟通引导
说起来,源源令班里很多老师头疼,也没有对孩子抱有太多的期待。但我习惯给她一个眼神肯定,一个微笑鼓励,弯下身子来和学生去沟通,做朋友,放大老师对他的期待值,让源源知道往前走会得到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会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喜悦。
我也习惯利用饭后、课间等零碎时间和她做短暂交流,多夸一夸,多引导引导,让源源明白她很聪明,但聪明的她确确实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且只要努力,她可以完成的很好。
四、案例小结
认识源源已经有三个月的时间了,时间虽然不长但我清晰看到了她的变化:虽然小组还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她已经学会通过小组会议的形式反思自己,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带领小组不断进步。
虽然回家还是需要家长给她规定时间做检查,但源源妈妈也曾开心的于我分享孩子变得更加主动,开始自己做计划了。
她的成绩不断进步,注意每一个小细节,只为赢得第一名。
她的作业效率不断提升,有时还会跑来问我有没有什么需要她去完成……
源源给了我很多感动,很多惊喜,但同时让我明白我们要摸清原因,找方法,给时间,相信每一朵花都值得等待,相信每一颗星星都会发光,而我们要坚持做辛勤的园丁,做执着又孤独的那个“擦星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