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口语陪练(目前能够脱口而出),有在兼职指导别人如何练习英语口语,也已经帮助好多人学会了英语口语,达到真正脱口而出。可以分享一些我的经验。
许多人英语学习者的口语现状是:
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非常卡顿,先想中文翻译成英语在组成句子勉勉强强才能说出几句英语来,还纠结语法问题。说英语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越想就越加剧这种空白感,不懂得英语思维,中式英语。
自己是口语学习过来人深知口语学习误区
大部分口语学习者的误区:
1.看美剧(美剧固然有效,但是大部分学习者只是一种"走马观花",看完只是一笑而过,什么也没有学会。)
2.看所谓《口语大全》之类书籍,这种刻板口语学习方法非常难坚持,而且没有语境,口语很难形成,自己学口语也买过,但是还没有看完就坚持不下去了,因为感觉效果不大。
3.找口语陪练(陪练提升口语有一定帮助,但是对学习者要求要有一定基础,否则容易事倍功半,你可以想象,只是外教在说,你说的吞吞吐吐,根本学习不到多少东西,而且外教陪练费用也不是非常的便宜。)
那到底如何练习英语口语呢?
因为自己经历了从哑巴英语到脱口而出的自然过程,而且明白如何避开许多误区,达到口语的自然形成,清楚每一步过程,所以也用自己的方法帮助许多人学会了英语口语。
总结如下:
1.发音纠正
发音是语言的前提
英式发音推荐:BBC发音教程
美式推荐:kk美式发音
好多人说语音语调怎么练习,其实这就是在学会音标的基础上去模仿练习的一种自我纠正,从而内化形成语调。
推荐影视剧:
英式:《唐顿庄园》
美式:《老友记》
2.口语听力
听力非常重要,此听力特指你对外国人说英语的反映速度,听不懂又何谈自由交流呢?
听不懂何谈自由交流呢?
3.场景式输入
没有输入,不可能形成语言,只有你在持续性的输入英语语言,形成一定句子量和表达,你才有东西去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4.英语思维
英语思维是地道表达的前提(文章结尾会具体讲述)
5.场景式输出
积累到一定量后,开始练习英语表达,只有你不断去尝试,去用英语表达,积累的东西才会转化成你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不懂得如何输入以及如何正确输出是许多人口语学不会的本质原因。
6.脱口而出。
量变到质变,口语自然形成。
也许又有人会问,英语思维是什么,又如何去练习呢?
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总是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包括,我们在说英语口语的时候,常常也会按照字面的意思来说,或者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这使得我们学习英语多了一个步骤:英语—汉语—英语。
如下,是很多人普遍的思维模式:
1.用母语思考
2.翻译
3.用英语思考
4.说英语
可能,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个过程不但使得反应能力变慢,而且我们发现:有时候语言转换并不是那么容易,比如,原本是一句唯美的英语,我们想要表达出这种美感,需要我们在汉语的海洋里不断搜寻,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我们之所以无法流利地说出英语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无法直接用英语思考。也就说缺乏英语思维。
02
常常运用英语思维的人,不管是在说英语口语还是翻译英语的时候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英语而不是中文。会把按照英文句子的组合习惯排列,再顺口地说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英语思维的过程。
英语思维的过程就是,有什么想法直接从英语库里面提取,听到什么单词,也可以直接把信息传送返回大脑,大脑会及时处理,有时以图片形式反映,有时是片段记忆。
如下这样的英语思维模式:
1.信息输入
2.用英语思维思考
3.口语
那如何才能练习或者学习英语思维呢?
第一,明确中英文差异。
汉语很直观,描述一件事物的时候倾向于身体可以感受的动作或者表象来直接描述,而英语倾向于透过现象描述本质的东西。
Help me up. Let me see if I can bear weight.
扶我一把,看我还能不能站起来。
分析:
汉语:脚摔伤,需要人帮忙扶起,中文用了“站”的直观动词
英语:明确表达想验证自己伤得重不重,自己的脚还能不能支撑身体的重量,
用了意思非常明确的短语“bear weight。”
第二,学会直接说出最基础的日常单词,把英语融入到生活情景中。建立管道式的思维模式,从记单词和句子开始。
第三,加强输入。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英文环境,如英文标语和名称等,加强自身的英语输入。
空闲时间也要多看英语类原版的影视剧、小说,有字幕无字幕的反复观看,练习自己的英语口语。
第四,生活情景,练习英文对话
上面我们提到了英语环境,所以,生活中你要寻找这样的英语环境来练习自己的英语思维。
就先分享到这哈!
记得点个赞,关注再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