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给儿子讲故事书,文中有一个字“幢”,书中注音为“dong”,读时我还想:妈呀,这么多年我都读成“zhuang”了,幸亏这个字平时用的并不多,否则该多丢人呀。
当然,我给儿子也说这个字念“dong”,还说妈妈可一直都读错了,你可要记牢呀。
早上起来个查字典,想看个究竟,结果是那本书弄错了,这才恍然大悟,看来也不能全信书。
我误人子弟了一次。今天还要给他再纠正过来。
想起上大学时,我们几个女生说“媒妁之言”,她们都说“妁”为“shuo”,我还反驳她们,确之凿凿地说应该是“媒约之言”。原来是我一直都看成了“约”。
我想不止是我,很多人都有这种尴尬。
儿子学前班,正在学拼音识汉字,积极性很高,每个字的笔顺必须弄的一清二楚,部首是啥都得搞明白,这可难为了我。
我平时就是个“差不多先生”,这下可慌了神,重新回炉好好和孩子一起学习吧。
基本的“水”、“火”我写的就不对,两个字的右半部分我是一笔下来的,儿子很认真的纠正我,更不用说其它字了……
至于拼音,更是一问三不知,单韵母、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前后鼻音、翘舌音,以及声调该标在谁的头上……
“妈妈,火什么部首”,一下子给我问住了,愣是反应不过来了……
“妈妈,今天我们新学了一首诗《古朗月行》,你会背吗?”你的老母都没听说过……
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我搜肠刮肚,也找不到答案,焦急的不得了,如果上了小学,再着中学,辅导孩子的事情只能靠边站了。
想起我上初中时,同村的和我年龄一样大的一个好伙伴,上午还是我们学校初二的一名学生,下午就去了镇上的小学教数学去了。我俩同一年上小学,她的成绩很不好,就因为她父亲是村里的老支书。可想而知,我们上小学时的老师队伍学历水平。
作为一个家长,小时候因为没有好的教育环境已经造成了现在语文知识的残缺,那么现在追赶还来得及。
新买了一本小学生用笔顺部首字典,还有一直跟着我二十年的大字典,还买了一本语文清单。遇见拿不准的字及时查,在网上找老师讲拼音的视频学习,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学习。
从开学到现在,我的语文也提高了不少,儿子再问我拼音而不再做白痴状了;古诗也跟着他们会背了很多,当然还有画画方面的提高。
我要感谢孩子,是他们逼着我一起成长,一起提高。我自己也要多学习,提升自己,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