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制定了很多计划,过了一个假期便将“很多”进行了重新整合与排序。
按照李笑来老师给出的高效做事方法“并行串行”,我把一些可以同时做的事进行了合并,又根据是否有利于目标实现分出了主次,做了“串行”。
为什么这么倒腾?这是计划之初没有预料到的。
因为我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熊孩子的成长对我的规划可能造成的影响。
曾经,因为一天总围绕他的吃喝拉撒睡而觉“失去自我”。
我看不成书!
画不了画!
写东西总被打断思路!
上厕所都被尾随!
……
开始抱怨为什么被影响的总是我!
却在一转身离开,我儿子嚎啕大哭要妈妈那一瞬,释怀了。
孩子成长的过程,需要家人参与,无论是哪个家人都必不可少。
而家人们参与孩子成长的时间却无法同一。
我儿子跟我住在单位,必然地,我会与他“朝夕相处”。而爸爸在他的单位,也不可能跟我一样给他同样时间的陪伴。
我不应该对此抱怨。
更何况,这个过程既是我对他的陪伴,也是他对我的陪伴,我们对彼此应该是互为融通的关系。
他带给我无限的满足与幸福,只是本能地向我索取母爱,我又怎能因为他对我时间的“占有”而苦恼烦心?
这是他的成长过程,也可以是我的。
本来,也是如此。
自从有了他,我可以一天只睡五个小时,依然可以精神抖擞地工作一天之后与他一起玩乐,而曾经我是极度热爱睡眠的人。
我可以一手抱他,一手操持家务或炒菜做饭,曾经我是两手不沾阳春水的人。
为了他,我掌握了大量婴儿喂养知识,不同阶段都给他尽量合理的营养,使他身体各项机能都很优秀;
我通过正确的物理方法如食疗助他痊愈免他病痛的折磨,没去过医院也没吃过药;
也学习了很多婴儿心理学的知识,清楚地知道他的任何一个举动对他心智发育的作用和不同月龄他的心智发育特点。
……
确实,这些都是因为他的成长而来。
也是因为他,我对时间有了更明确的感觉,这24小时过得太快,我必须学着利用好它。
于是,我主动买来有关时间管理的书籍,并关注了很多这方面的专业“大v”,订阅了相关专栏,各个方面吸收知识与方法,以管理好跟熊孩子一起成长的每一个24小时。
也是因为他,我对金钱有了更加敏锐的感觉,清楚没一分钱的价值。于是,我开始关注“理财”,更理性地利用金钱的价值来为生活添彩。
学习理财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理财不仅仅是对金钱的掌控,同时也是一种自律自觉的生活方式。
为了给他更高质量的陪伴,我重拾许久没用过的画笔。至少在他要拿画笔的时候,我可以给他一些高质量指导。
最重要的是,熊孩子让我断了“拖延”的毛病,成了名副其实的行动者,并且是“马上行动”的那一个。
对于我的种种变化,都有个共同的指向——更高效更理性更充实——更好。
借用杨绛说的“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与孩子一起成长,是为了让自己一直好下去。
养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无论内心还是身体素质,都不再是曾经那个毫无约束一身娇羞的女孩,变得更加刚强而温暖,上进而理智。
当我儿子“熊性”大发,大概是在他会到处爬的时候,对一切的好奇也顺带着初生牛犊的“勇猛”,我也开始烦恼,无外乎担心他因此受伤,但阻止他又有违宝宝的探索欲望,也就放开了让他去体验,不得不时时刻刻盯着他,以防止可能造成的伤害。
于是,每天要完成的计划随时都要做好调整的准备。
到目前为止“我要做的”与“要看他而不能做”还处在矛盾中。
好在我随时调整做事的节奏和顺序,希望能够周全我的时间与孩子的成长。
但无论怎样,我坚信高质量的陪伴可以给孩子更健全的心智和幸福的童年。
而我,必须做好自己这份“陪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