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这本书,他提到“天赋不是神奇,是理所当然”,让我对天赋这个词,又重新理解了一番。
天赋是什么?
成甲老师在文中说到,“天赋,是你自认投入而熟视无睹的事情,是你不由自主,理所当然去做的事情,一件事情,对别人来说是工作,对你来说是乐趣与喜爱。”
当我看完这段话的时候,不由得想到当初自己在学习思维导图,发现自己有心流通过,并给自己定下目标,下半年画100张思维导图时,那种忽然有了目标和信念的坚定,之后好像没有人逼着我,我就自己画呀画呀,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半年的目标,那种充实的感觉,让我喜出望外。
我想到自己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写了数十万字的文字,在看到文字时,感受到的一次次的震撼,在和别人聊天时,写下一段段鼓励的话,在写文章时,写下一篇篇自己的心声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让我感到我和文字的不解之缘,文字给我的力量和能量,是前所未有的。
如何寻找天赋?
我想到最近看到的一本书,叫《高敏感是种天赋》,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名,是在小帅老师的重塑思维训练营,里面有句话这样写道:高敏感是与生俱来的气质。我当时刚开始发觉自己对文字是敏感的。
昨天,我再次在逻辑思维的公众号看到这本书的推荐,里面说到,不管敏感与否,你都不用羡慕对方,只要正是自己,就能拥有独一无二的人生。
我记得高中班主任给我的一个评价就是多愁善感,我从初中开始就喜欢写日记,写文章,甚至写诗歌,但是我只为自己而写,我只是想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我通过这种方式和自己沟通,当然,对于外界而言,我是个内向的小孩,甚至会被冠以“书呆子”的称号。
我一直把内向、多愁善感、书呆子当成贬义词,我不喜欢那样的自己,一直想要改变,但是我发现,即使在一群人里,我仍然感到孤单,内心的那种孤独,只有我自己能够看懂,即使表面上我和他们玩得很热闹,我仍感到深深的寂寞,那种寂寞,是没有人真正懂我的寂寞。
直到后来,我开始接纳这个内向的不喜多言的自己,让自己的文字不只是写给自己看,而是让更多的人看到,我把自己的,心门打开,竟然发现,其实很多人懂我,懂我的文字,甚至不止一个朋友留言告诉我,看了我的文章,感动得哭了。
其实我自己都没有把自己感动,我也不知道是哪句话让他们感动了,但是我确切的知道,文字是可以传递出能量的,是具有力量的。而对文字的敏感,也许就是我的天赋所在。
现在的我,对敏感的定义,更倾向于热爱,正是因为充满了热爱,才会更加敏感,才会有兴趣,才会有激情,才会发自内心的主动的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找到你敏感的事物,你就会找到你的天赋。
天赋的意义是什么?
昨天,在子木的朋友圈,看到她写的一段话,“从那一刻起,藉由高迪,我明白,天赋属于天赐,不得占为己有。正如稻盛和夫体悟到的那样,才能由上苍偶然授予自己,上苍要求将它回报世人、回报社会,将它视作私人资产而独享恩惠,就违背了上苍的意志。”
这句话也点醒了我,如果对文字敏感,喜欢写作是我的天赋的话,我应该可以用它来帮助更多的人。
以前的我,不懂得分享,也不知道利他,只关注自己,但是却发现,自己成长的很慢,也不知该往哪里走;当我开始懂得分享,热爱分享,积极利他,我不再把聚焦点放在个人身上,我发现我成长的速度比原来更快,而且有更多的资源来到我的身边,更多人愿意帮助我,同时我发现我的文字也更加简单,更加朴素,更加真实,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的内心,更加柔软。
于是我想,我除了感恩,唯有成为更好的自己,用天赋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大的成长,才能对得起上苍的赐予。这便是我认为天赋的意义所在。
就像成甲老师也在文中提到的,他发现自己的天赋是聊天,并且是通过聊天能够帮助他人时,他才会充满成就感。
所以,我认为,天赋只有和付出结合在一起,才是最完美的组合。因为,天赋本身已经是一种恩赐,已经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这笔财富,如果停留在自己身上,不会产生太大的价值,唯有当你用它来帮助别人,才是它的真正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