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城市,爱它的繁华恨它的冷漠,我已经在这生活了7年。
08年高考结束后,我拖着行李箱来到这座城市,装着几件衣服、出生时外婆买的小被单、小岚子送的许愿瓶,还有一本《简爱》。在每十分钟就有飞机划过天空的福永机场附近的一家五金厂呆了一天便跑掉了,因为受不了机械的麻木的重复同一个动作的流水线。
然后,我到了一家咖啡厅做服务员,那时候的想法就是利用工作之余考会计证,做文职。现在回想,好像我答应自己的事,都做到了。只是外婆送的小被子早已被某个坏同事扔了,忘记把《简爱》借给谁了,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也换了一批又一批。谈了恋爱,被劈腿了……这就是深圳,每个人都怀着梦想而来,有的人凭实力永远留下了,有的人失望的离开了,还有像我这样占时留住了不知何时会离开的人。破罐,属于早早离开的那类,而且漂泊的城市还不少。
大学毕业后,破罐的第一座城市跟我一样选择了深圳,进了那家有过“十一跳”事故的台企F。所以那篇《出深圳记》格外的压抑,也是每一个初来深圳的人的心照。我也有过那样的时期,挺过来了。这本书是破罐围绕着出深圳前后为主线,书写了十年的经历。这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契机,因为我知道会读到满满的共鸣。
就在前两天,一个旧同事发来微信说,“你过得好潇洒。”我回复他:“其实大家都一样。大多数像你这样的男生选择把时间花在了喝酒和抱怨生活。还有大多数的女生选择把钱花在逛街购物和变美这两件事上。而我,只不过选择了书和美食而已。喝酒的人有兄弟,变漂亮的人成了家,爱阅读的我继续在追求趣味生活的路上没有停歇……”你的现状是你过去每一个选择堆积而成的,正如破罐24岁选择了辞职专心写作,才有了这样一本故事集。
我们都是城市的流放者,不管是不断的变化着位置,还是定格在了同一个空间。你可以和物欲横流的现实对抗,也可以热爱每一天的阳光,反正我选择了后者。
尽管如此,偶尔我也寻思着,我会在这座城市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