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
在“不切实际常常来自于视角单一”一文中,李笑来老师这样说:当我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之时,我常常这样玩:
- 目的、手段、结果:我现在这样想,可能是因为我更关注结果,如果我更关注手段,那我会想什么呢?……
- 过去、现在、将来:我现在这么想,可能是因为我想未来更多一些,要是我更关注现在,那我会想什么呢?
- 优点、缺点:我刚才想这事儿的时候,我关注它的缺点更多一些;那我要是关注优点更多一些,会想什么呢?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 有意识地建立一个关于你的领域实际如何运作的心智模型
- 通过在大脑中激发不同的场景来测试你大脑中的思维模式
- 在现实世界中测试你的心智模型的准确性
- 用你在步骤2和步骤3中学到的东西重复步骤1-3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从很小的时候起,特斯拉就具备了“创造”虚构的人物、社会和世界的能力。 他每天晚上花费数个小时在自己思想中旅行、会见人们、看看新的城市和国家、交交朋友。
在他17岁的时候,他已经经历了很多思想模拟,以至于他发现很容易将这种技巧运用到他自己的发明中:
当我有了一个想法,我马上开始在我的脑海中建立它。我改变了结构,做了改进,并在脑海中操作了这个装置。对我来说,无论是在脑海中运行我的涡轮机,还是在商店里测试它,都是无关紧要的。我甚至注意到它是否失衡。没有什么区别,结果是一样的。
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快速发展和完善一个概念,而不需要接触任何东西。当我在发明中做了我能想到的所有可能的改进,并且没有发现任何错误时,我将我大脑的这一最终产物具体化。设备总是会按照我的设想工作,而且实验完全按照我的计划进行。二十年来没有一个例外。
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
在与斯坦福商学院学生的一次谈话中,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企业家和投资者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分享了这样一个观点,他崇拜硅谷企业家的心智模型(彼得·泰尔、埃隆·马斯克、拉里·佩奇),在做出决策时,他会想这些企业家会怎么做:
- 我想象彼得·泰尔... ... 他住在我的肩膀上,我整天和他争论。
- 你希望建立一种模式,说明他们如何思考,能够非常客观、公正,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然后你就有了自己的看法。
- 然后你试着在脑海中回想你对他们的了解,然后说,好吧,这就是他们会得出的结论。 如果你投入了足够的时间,你就开始能够与自己进行这些对话。
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
20世纪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在他的书《思考和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中,他花了20多年对那个时代最成功的人的研究,包括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亨利·福特(Henry Ford)和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 ),他在书中解释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天晚上都会和他们举行一次假想的理事会会议,我称他们为“隐形顾问”。
程序是这样的:就在晚上睡觉前,我会闭上眼睛,在我的想象中,看到这群人坐在我的议事桌旁。
在这里,我不仅有机会和那些我认为很棒的人坐在一起,而且通过担任主席,我实际上控制了整个团队。在这些想象中的理事会会议上,我呼吁他们为我提供我希望每个人贡献的知识。
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怎样才算是有洞察力的追问呢?对此无法一概而论,但有洞察力的问题总是需要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假设。如果你实在没有思路,可以从如下8类提问开始:
追问前因后果
【前】(前车之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这么重要?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怎么验证和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它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么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明确适用边界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长收益,考虑态度能力.....)?这件事可以用其他什么方式来完成吗?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边】(旁敲边鼓)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其它领域/行业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问题,它们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