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在意,不是好事

人总是趋利避害的,百件事若有一件有害,潜意识自动过滤掉利的九十九件。

两个月前,我参加了一场朋友聚会,不小心吃到过敏水果,引发唇部炎症,接着反反复复,不见好转。

每次照镜子,看到红肿的唇边,就恐惧、焦虑,烦恼,内心上演无数场灾难大片,“会不会永远好不了了”、“是不是身体出了大问题”、“都怪那朋友邀约”等等,完全忘记那天参加聚会时的愉悦、吃水果时的快感,和老友相会时的温情。

看吧,当天那么多的美好,在唇炎的恐惧和焦虑面前,似乎全部被抵消。

就像经常有人抱怨,为何一洗车就下雨是一个道理。想想看,你洗车和老天下雨,是阳光道和独木桥的关系,毫无相干,只是你洗车碰巧遇到了下雨而已,而你习惯把责任归咎老天不给脸。这锅一甩,已抵消老天爷给你的无数个阳光明媚好天气的功劳。

实事上,这也不怪你我会甩锅,负面思维一直人类生存的本能。早在先祖在野外生存时,如果对风吹草动没有保持警觉,总积极认为那是瓜果掉落的好事,属于心大一类的,可能早就成了猛兽的午餐。

所以,从人类一代代进化下来的,这些负面信息的加工优势,成了我们DNA里的生存策略。

就拿焦虑恐惧这事儿来说,如果没有适当的恐惧,我们过马路时横冲直闯的蛮劲,估计早就把人命断送了。

当然,任何这些负面情绪,需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而范围这件事,很难拿捏,一不小心,就会过头。这就需要训练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

犯唇炎这段时间,我每次看到结痂龟裂的唇部,尽管知道总有一天会好,还是感觉恢复遥遥无期,那种焦虑恐惧的情愫,会把人吞噬。

队友跟我说,如果一直不恢复难不成都要被情绪裹挟嘛?反正不会死人,与之共存不就得了。也对!情绪就是如此,你一旦接受它,它就消失了。

我做好了与之长期共存的准备,迈开腿运动,动起手做事,完全置之不理,反而在半个月后就恢复了。

我就在想,既然内心知道总有一天会恢复,为何会消极地沉浸在焦虑恐惧抱怨中?为何不去积极地思考这过敏史带来的教训?可是,要做到从消极到积极的思维的转变,本质上是超越生物本能的理性觉醒,也并非易事。

但人在与与天性博弈,和惰性对抗的过程,本身就是窥见生命成长的韧性的过程。我们也就更能理解,人生修行的乐趣,就藏在不断突破局限的成长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