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午后在附近公园散步,走过梅花林,正好有风吹过,见粉红的花瓣飘飘洒洒,落了一地,不由得就想起了李煜的一句词“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梅花花瓣极薄极轻,风拂过枝头时,极易被风卷起,那旋转着落下的姿势,像极了飘雪;花瓣堆积在草地上、台阶上,又像极了积雪。风若略大点,卷起满树梅花,洒在人身上,也自然会像雪花一样“拂了一身还满”。此情此景,本应是极美的,可一个“乱”字,却道出了李煜心中的万般愁苦,既正呼应了上句的“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也引出了下阙的“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中国人对梅花的喜爱,几千年前就已经刻进了基因里。而梅花,也应该是最具中华民族气质的花吧?
小桥流水,红瓦白墙,一树梅花,从春秋战国开到唐宋明清再开到今朝,从《诗经》开到《红楼梦》再开到今人的诗文里,无数文人墨客或以梅咏志抒怀,为之倾倒。
梅花又应该是最雅俗共赏的花吧?
万点梅花,从深深宫殿开到普通人家庭院,从精心构造的园林开到田间地头,从诗书开进抖音、小红书里,为万里山河点染出最初的春色。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爱梅,爱到以梅为妻,终身未娶。
“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爱梅,爱到自己和梅花傻傻分不清。
中国人爱梅成痴,不仅仅因为其姿容颜色有多么娇俏,其香有多么馥郁清远,还因为梅花冲寒斗雪而开,象征着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所崇尚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孤高自傲、不畏权贵的品格,也因为梅花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朵。“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梅花开了,寒冷的日子就要过去了,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春天,又将降临人间。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人们便赋予了梅花许多美好的品格。古人认为,“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开五福,五瓣梅花,代表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
只是,一样的梅花,落在不同的人眼里,在不同的情境里,所代表的喜怒哀乐也不同。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远征的路上,想起了友人,便折下一枝梅花,托人带去,浓浓的思念,都在梅中了。久居他乡的游子,遇到来自故乡之人,问一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问的到底是梅花是否开了,还是家人的安好呢?而在家乡的人,想起他乡游子,只有“折梅寄江北”,以一枝梅花,来寄托和排遣自己浓浓的思念之情了。
在曹雪芹笔下,踏雪寻梅、用收集到的梅花上的雪泡茶、作梅花诗,诸般雅事,是居住在大观园里天真未凿、无忧无虑的小姐公子们的日常,如李煜般的亡国之君,就只能感叹“砌下落梅如雪乱”了。而到了鲁迅那里,则就成为了“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
在屡遭排挤、报国无门却仍梦想着有朝一日收复河山的陆游笔下,梅花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在曾亲历战场、亲手捉拿叛徒的辛弃疾笔下,梅花是“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而到了毛泽东笔下,梅花则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般的豪迈与无私无欲了。
……
花即人,人即花,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种梅花。
梅花已经开满了山坡,走过梅花树下的你所想到的,是那些后悔的事,还是快乐的时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