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对幸福快乐的诠释,从来都没有过一刻停歇。幸福是什么?快乐是什么?自由是什么?美好生活是什么?一千个人口中就有一千种不同的解读。
这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无论能否梦想成真,梦的存在都是真实的。虽然触摸不到,但能感觉得到,虽然说不出来,但能感知到它的存在。梦永远是最美的地方,梦永远是值得留恋的家园。梦是完整的,从婴儿到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梦一直在伴随着人类的成长。梦不是只在夜里才会存在,夜晚迷人的睡梦只是梦在展露魅力风采的一小块片段。梦始终躲藏在人的内心的最深处,隐匿于思想的潜意识中。
为何小儿多美梦香甜,成人却噩梦连连?有人说,梦是一种主体经验,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象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睁开眼,梦就消失了。也有人说,梦是一种意象语言,是人思考过程中产生的灵感,借助梦的形式情景再现。
其实,与其说梦是一种主体经验,或是一种意象语言,不如说梦是内心良知的投影,是道德意识的规劝。
有些人金银满屋,腰缠万贯,但是物质的充足并没有让他们梦境里也享受绵延持续的欢乐;有些人聪明睿智,学富五车,但是知识的丰富并没有让他们的梦境里出现让自己感动到流泪的奇妙;有些人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但是名声的显赫也没能让他们在梦境中依然享有光环底下高大上的情操。
相反,一些没有钱、没有名、也没有那么多头衔包装的人,心安自在,怡然自得,童年的梦依然在成年的睡梦中显露迷人的光彩。这种人是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抛弃的人,这种人在社会上被称为傻子,这种人是即便傻到处处受人嘲弄,依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坚守童真深处第一道美梦的人。这种人都有一种共同的素养:朴实。
三国战将关羽之所以能被中华民族树立为道德的楷模,成为全民族都一致尊崇的“中华武圣”,不仅仅是因其在世时“忠义信勇”的道德品格,还在于其朴实无华、坦率真诚的人格魅力。
《三国志关羽传》载: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蜀记》也有一段记载: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
无论在敌营,还是战场,无论在蜀汉阵营,刘关张赵恩若兄弟;还是在曹魏阵营,与张辽徐晃彼此交好;关羽的质朴真实、坦诚磊落都显得格外迷人、光芒万丈。朴实的话语就是最有力量的演说,让人信赖、让人安心、让人心悦诚服。人世间一切最美好的事物都来自于最朴实无华的,不事雕琢的天然情感。
朴实是是一种最率真、最朴素、最纯洁的状态;《老子》称之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赤子,刚生的婴儿,人类原初的本性,质朴、纯真、正直、善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童真。童真纯正不伪,朴实无华,洗尽铅华,本色自然。《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古代的“赤子之心”即婴儿之心,婴儿之心纯洁无瑕,没有私心杂念。如今的“赤子之心”被用来特指纯洁善良、公而忘私的人。也被用来指热爱祖国,对祖国忠诚,乐于奉献的人。
朴实不需要华丽的修饰,也不需要空洞的口号。朴实只是坦荡真诚、心无邪思,做应该做的,守应该守的。一个人如果能让自己始终维持象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坦诚的心态交朋友,用正直的理念做事情,用奉献的精神看待社会,光明磊落、正直善良、坦荡无私、乐于奉献,他的人生一定更精彩、更阳光、更快乐、更富有热情和真实,他的美梦一定会伴随一生,美梦常在。
关公文化的特质之一就是返璞归真,保有赤子之心。不懂得朴实、不懂得坦诚,还在饶有心计的打着关公的旗号来沽名钓誉、骗钱敛财,即便得到了,又岂能长久?
人生短短几十年,三分之一时间在工作,三分之一时间在享乐,三分之一时间在梦中。那些纵情于贪婪财物、口腹之欲、男女欢爱的人,得到了三分之一时间的享乐,却失去了另外三分之一时间的好梦,而那些朴实的人,虽然把三分之一享乐时间用于坦荡为人、诚信做事、修德向善,却因而得到了三分之一时间的安逸好梦。对于那些精于算计的世人,仔细地算一算,朴实之人,究竟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