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村子的变化
一连几天,夏爽呆在家中陪着父母,讲述着她在学校的生活。没有提到兼职遭受的白眼,没有提到被舍友孤立的难受,没有提到那些不开心的事。
秋荷总觉得夏爽告诉他们的是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远离这个村庄,离她是那般遥远。
夏爽在家的日子,秋荷和夏平都觉得无比踏实。四年没见女儿,褪去了以往的青涩,看上去更像“城里人”了。在夏平眼中,女儿一直很独立,独立到了大学四年她们对女儿只剩下思念,再什么也做不了。
“爸爸妈妈,我们出去转转吧。”出了门,碰到熟人,夏爽打招呼,有人停下来看半晌。“爽回来了,越来越漂亮了。”那个墙根,只要村子里有人,便有说不完的话题。
“这姑娘一看就有出息,夏家还是有福气的。”有人真心夸赞,却也有人眼红。“现在的年轻人,谁知道在外面干啥呢。他们家夏爽出去四年了。四年,不着家。也就她能做出来。你们知道吗,隔壁村子里,有一个姑娘,一年没回家肚子就大了,真不知道夏爽会不会……”刘阿姨的声音越来越大,不顾旁边人的劝阻。
三个人听着刘阿姨的高谈阔论,继续往前走。夏爽拳头纂在一起。走到一个煤堆跟前,像小时候一样跑上跑下,只听刘阿姨说:“爽,你不能那样,那是我昨天才收拾好的。”
夏爽看着刘阿姨没有说话,回到父母中间走了。“还是和小时候一样,一点亏都不吃。”夏平摸着夏爽的头说。夏爽听了却一阵心酸。
听到刘阿姨这样说,她的心像被什么咬了一样。四年,她吃过的亏还少吗?舍友不动声色抢走她奖学金的名额,她忍了什么都说了。即使明白这是表面的关系,她也尽量保持着那一份和睦。兼职被骗,最后一分钱都没拿到,她难受,却无法哭出来。这些年来,一直被夏花误解,她也若无其事。只是今天,刘阿姨说的,她不会忍。有些事情,她永远都不忍。
不知不觉来到了学校门前,他们停了下来。夏爽看着新修的教学楼。虽然只有一撞三层大楼,但和以前相比,已经不错了。看着操场中央的五星红旗,穿着校服的学生,夏爽笑了。
听着里面传来孩子的读书声,再也不是浓重的乡音,她站在那里静静地听着。她知道越来越多的孩子像她一样走出农村,走像城市。可是,村子里越来越少的人,就像她的心一样荒凉。
“你上大学不久,村子里来了正规的老师,我便退休了。后来开始修楼房,教学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孩子们肯定会越来越有出息。”夏平站在女儿旁边,看着村庄唯一一所学校,从教师回到普通人,他只觉得踏实。教书的时候,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正规的老师来教孩子们。他真觉得自己不配,在讲台上,每站一分钟都觉得误人子弟。
继续走,村子就那么大。从村子里走到了小时候常来的河边,山坡上。河里的水,不是小时候那般清澈,夏爽捂着鼻子,想吐,胃里一阵酸痛。
她想起以前的时候,这里不仅有赤脚的孩子玩耍,还有年轻的姑娘洗衣服。河水清地可以看清你的模样。
“走吧,孩子。现在嫁过来许多外地的姑娘。她们不爱惜这里。什么水都往河里泼。刚开始还有人管,可是说了也不听,渐渐地,没有人管,往里面倒水的人也越来越多。”
三人继续向山底下走去。夏爽说不出来哪里变了,又觉得没变。羊群越来越多,但放羊的人越来越少。在这里,只觉得让人难受,再也没有之前的宁静。
“有一天,我们都无法想象这个村庄会成为什么样。”夏平看着荒凉着村庄一阵难过。这里是他的根,父辈们都看着他越变越好,可到了自己这一带,走的走,留下的却不会好好守护这个村子。利用山上的资源挣钱,为自己图方便,河也被污染了。庄稼一年不如一年,好多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子里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
看着老人领着孩子,夏平心里就难受。自己家也是,父亲领着弟弟的孩子。弟弟和弟媳外出打工。父亲领着孙子,每次看到,孩子在前面跑,父亲在后面追,好几次差点跌倒,他心里一阵心酸。他想,如果自己的女儿还小,会不会也是这样。把孩子放在老人家,自己去挣钱。无法陪孩子,还要麻烦老人。每次一想到,他都不敢往下想。看着父亲越来越老,孩子越来越大,他的担忧也越来越沉。
“我们回去吧。”夏爽的心中也一阵难受。没想到四年后回来,竟然是这样的情景。
“爽姐姐,爽姐姐……”往回走,遇到背着书包放学得小朋友,看到夏爽都围了过来。夏爽笑着和她们打招呼。有人喊着要去爽姐姐家玩。夏爽将他们领进了院子。
纵然没有历经沧桑,夏爽也觉得和孩子在一起更快乐。她依旧愿意给他们讲题,陪她们玩耍,给她们讲故事。告诉他们另一个天地,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夏花总觉得今天她和宋军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度,好多时候很尴尬,却觉得开心。他们会不约而同看中同一条毛巾,干同一件事。
客人都散去,收拾好之后,宋军踌躇了片刻,问道:“花,你想好了没?”夏花看着宋军,心中的答案怎么也说不出。她怕了,她怕又是一段无果的爱情。她怕宋军自己会嫌弃自己是农村户口。她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