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轻合上《我们仨》这本书之后发现,与书中平淡的温暖,平实的文字,平真的感情相比,对于自己,对于家庭,缺少的,原来是“我们”。
也许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来自一个平凡普通的家庭。普通到家里的所有话题事件都围绕着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我来自一个有爱的家庭,有爱到家里所有的人都围着你转,不让你有丝毫喘息的余地,有爱到夏季还套着秋天的外衣,满头大汗的笑着回应家人的爱意。
一个人固然寂寞,但几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更寂寞。许多人羡慕杨绛与钱钟书到爱情。从钱钟书到牛津时不离不弃的陪伴,以至怎样的颠簸都不离不弃的陪伴。记忆最深的情节是生完孩子的杨绛躺在病床上,钱钟书一人在家时却不停地往医院跑去,手足无措的说,“桌布撒上了墨水”“门的把手坏了”。而回应他的往往是一句“不要紧,我会修。”这是一种不用言语的信任,一种深在骨子里的相互依偎。而我的家庭,却恰恰缺少里这样的,“我们”。
年少时,不知多少个夜晚,一家人或吃饭时,或饭后。一盏灯下,相顾无言。夜晚真是安静,彼此身为家人,却没有交集。我问母亲,为何当初嫁给爸爸。母亲说,那时都这样,别人介绍,合适了就结婚了。不知是时间泯灭了亲情还是本就没有的感情消散于生活的琐碎。这是我印象中,少时,家里的夜晚。
夫妇二人喜欢看书,阿圆自小就和父母一样的喜欢看书,从小聪明伶俐,过目不忘。父亲朋友似的相处,与母亲亲近的依偎。尤记得阿圆已到了婚嫁的年龄却说着“我不嫁,我要永远陪着爸爸妈妈”。这是怎样的感情,让已经成年的女儿却如此心系家庭。母亲对于阿圆也是名师,阿圆身体欠佳时休学来交阿圆功课。而父女二人合起手来对付母亲的洁癖也让人心生暖意。父母对于阿圆已经是人生无法缺少的一部分,是彼此的“我们”。
茫茫世界中无边无际无牵挂,就是我少时真是的写照。父母对于我而言在为数不多的交谈中更多的是询问温饱,以及不管我什么感受的随心所欲的添衣加衣。兴趣培养是什么?什么书应该看?女孩子要怎样自重自爱,培养自己?这些问题在我初始的记忆中从未出现,我知道的也就是上学,下课,回家吃饭。而在我终于忍受不住母亲做菜的手艺而选择自力更生之后,这些交流也不负存在。
终于,大学的自己选择了离家甚远的地方,开始了一个人的狂欢。一个人根据冷热的穿衣,一个人应自己的喜好吃饭。开始渐渐培养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人生,并为之努力。父母是平凡的,他们期许的样子就是我在家乡,找一个人结婚,继续柴米油盐下去。而我是不同的,内心向往更大的世界。不知这样的我们,还怎样能称得上是“我们”?
热闹中的独处,仿佛行走在深渊之上也有了栏杆扶手。渐渐长大的自己也觉出父母养育的不易,想要多谢陪伴,却总是有心无力。因为亲情,在陪伴时我们面对着自己平日所讨厌,所不喜的话语,选择笑而不语,因为家庭,我不得不放弃自己固有的原则和底线一味地对父母迎合奉陪。我怕,一旦交流自己真实的想法,所谓家庭,所为亲情会危在旦夕。那么这样,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无论再深的感情都需要理解和维系,无论怎样的关系都需要包容和维持。而面对我们懵懂时并没有太多参与我们人生的父母,当我们长大时,已经无法交流的父母,还怎么称得上“我们”。
我想着,今后我的家庭能真正的称得上“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不会让彼此,素颜面对,孤身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