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穷人会越来越穷,富人会越来越富。当然这里的穷不单指缺钱,也指缺时间,缺知识,缺技能,缺少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穷人和富人的根本区别是对资源的运用和自身认知能力高低的区别。在投资理财中“穷人思维”有以下特点:
盲目投资
有些“穷人”一辈子都在钻研投机,想找到那些发大财的偏门方法。比如买彩票,比如股票投机,比如银行呆账。把自己的血汗钱能盲目投入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
他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远离大城市、不懂互联网、不了解业界趋势,等等,导致他们的信息极其匮乏。而反过来,这种信息的极度匮乏,又让他们的思维变得僵化、狭隘、瞻前顾后,导致他们一辈子保持这样的生活状态,难以走出来,摆脱贫穷的状态。过于重视当下的、可获得的收益,而对长远的、抽象的、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收益心怀警惕。
穷人喜欢消费,富人关注投资
穷人得到一只鸡、会把鸡炖着吃了,富人会让鸡生蛋,蛋再孵鸡。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让钱生钱。一般富足的美国家庭只有20%的收入来自投资活动,而超级富豪的收入有43%来自于投资活动。这就是穷人和富人对金钱态度的差异。
喜欢找借口,舍不得投资
“没钱理财”、“没时间理财”、“理财是有钱人的事”.....这些都是很多人不想理财找的种种借口。找借口,是最典型的穷人思维。要知道找借口是一种最低级的逃避责任的错误行为。理财并不是有钱没钱,无贫富之分,管理好平时日常开支也是理财。无论是在自身能力或是财力上,他们更看重能握在手里的实感,而不计划长远。
收获多少还是跟有多少努力有关,投资还得趁早,年轻就是资本,在自身能力方面,越早投资储备就会越多;在金钱方面,以后物价房价将会越来越高,要想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就得先学会投资。
害怕风险
风险和收益是孪生兄弟,不想承担风险还希望赚取巨额财富,累死恐怕都做不到。因为财富往往隐藏在未知的领域,已知领域的利润空间早就被竞争者瓜分。穷人不敢冒险,总希望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当然只能捡剩下的。富人喜欢风险,他知道风险的背后就是巨大的财富。
当然他们不是盲目的冒险,而是基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来管理风险。巴菲特看起来不是爱冒险的人,但他很喜欢危机,当别人都恐惧,都被吓怕了的时候,他说机会来了。
穷人赚小利,富人抓大势
人穷志短,穷人会被蝇头小利诱惑,把握不住大方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心理在股市上表现得最明显,失败的散户总是好股票拿不住,赚一点钱就抛,坏股票亏一点就舍不得割,最后跌到地板价。结果赚小钱、亏大钱。富人的目光长远、信念坚定、相信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够稳稳地抓住大势赚大钱。穷人在小的诱惑或者风险面前会变得动摇,永远成不了大气候。
自控力差
电影《华尔街之狼》讲了一个专门骗穷人的股票经纪人,他发现穷人在长期的消费决策中,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便宜的东西更有吸引力。当他们把这种思维惯性带到了投资中,就成为“垃圾股”的目标客户。
影片里有一句台词:“我们把垃圾卖给垃圾人,因为钱在我们手里,总比在他们手里更能发挥价值。”这是天下骗子的心声啊。
把“垃圾”卖给想发财的穷人,这在中国也是最赚钱的生意。那些利率高得吓死人的垃圾P2P,那些根本不可能上市的“内部原始股”,还有无数次崩盘又卷士重来的“3M骗局”,都是抓住了“穷人思维”的致命弱点——既无判断力,又无自制力。
短视贪婪
戒除贪婪心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5年6月股市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大多人都在感叹,如果给自己设置一个止盈止损线该多好,或许还可以赚一点,至少也不会亏那么多。这些都是事后的反省,在事中呢?很少有人有这样的觉悟。不同的理财方式,成熟之后都会有一个被行业普遍认可的收益水平,P2P也不例外。在认清行业的基本规律之后,投资人自己心里也需有一杆秤。
吝啬于对自己的投资
具有“富人思维”的人持有着相对稀缺资源更有价值的理念,舍得花钱,买服务,买时间,买知识、买培训,买信息,舍得花钱培养深度关系,而不是泛泛的社交。“穷人思维”还吝啬于花钱在教育培训上,吝啬于花钱买知识、信息,吝啬于买服务,时间不知道用来做什么,就大量挥霍。凑热闹,看八卦,为别人操碎了心,让网上的广告商把他们的时间都收割了。
怎么摆脱“穷人思维”?
建立“时间价值”的概念:减少做那些“时间花得多收益少”的事情;
牢记“沉没成本”不可追:钱已经花错了,再浪费时间,就是错上加错;
培养“目标导向”的思维:好项目永远比钱少,只要目标正确,钱总有办法解决;
减少无意义的频繁决策:节省宝贵的意志力。
没事不围观,学习强者的优点,“格局”、“角度”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多读书多思考能让人变得更好。
由穷人变富人是一个艰难和漫长的过程,但比起做穷人来说,做一个思想上的“穷人”更为可怕。穷困之人会一直贫困潦倒,忙碌之人会永远日理万机,孤独之人会终日形单影只,而节食之人也总是会以失败而告终。不要囿于管中的思维,把眼光放远一点,看看我们是如何越忙越没有时间,越穷越没有钱的。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