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风亭下,感到腿酸疲乏,很想找个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头望向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这样想了一会儿,忽然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为何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于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好像已经挂在渔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如果人们都能领悟随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耳边听得战鼓声声,想到前进杀敌也是死,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到那时,一样能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
初读此文,只觉得文章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不像很多游记,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再次阅读,渐渐品味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文章写于苏轼贬官惠州期间,惠州偏远荒僻。作者一路遭贬谪,内心抑郁可想而知。 “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足力疲乏,作者一定走得很累,也可能是仕途的不顺,使作者身心疲惫。可是还是想到亭子里再歇息,可以想像作者内心的坚持。“良禽择良木而栖”,何况是不肯苟且的苏轼。他不是一个可以将就和随便的人,不然也不会到一贬再贬的境地。可是路途尚远,如何才能到达?作者再次挣扎,内心矛盾重重。“良久”可见内心斗争时间之久。最终选择就地休息。“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这是下定决心,而且这个决心下得咬牙切齿,有一种破罐子破摔,随它去的气势。尤其是把这样解脱喻为挂钩之鱼,是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无奈之感。处境不能改变,心中痛苦不言而喻。
作者悟出这个道理,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实在是作者在不能改变环境之后和环境的一种妥协。其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自己给自己设个牢笼,在自己心灵上加上沉重的负担。一旦摆脱了这种自我限制,获得了心灵的完全自由,浑身一下子就会舒坦许多,轻松许多。东坡先生在平常生活中就能悟出这个“大道”。他在游览爬山,累得腰酸腿痛时就能够悟道:“这又有什么歇不得、游不得呢?”人不能给自己设限,要多给自己一些自由。进退不能强求,就像大自然有晴天也有阴雨,有暖春也有寒冬。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东坡先生在《与陈秀才书》中这样说道:“我将自己整个都交给了上天,听其运转,顺流而行,遇低洼而止。不管是行是止,就都没有什么不好的了。”这种能行则行,该止则止,成则不狂,败则亦安的人生心态正是东坡先生“悟道”的结果。东坡先生认为,人生只有安于时代的潮流,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进退有居,成败皆乐。总之,人生在世:有所求,不强求,尽力而行;心要静,身要勤,能行则安.。平凡的人生是最真实的人生,一个人既能安于平凡,又尽力而为、努力不懈。平凡者既有知足的快乐,又有追求和成功的喜悦.。生如斯,不亦善乎! 人的一生也是如此,内心高洁,有自己的追求肯定是最棒的!但是当一时不能实现,需要暂时放下,甚至不得不将之隐藏,以它的相反方式呈现出来之时,也一定要像苏轼那样,懂得曲线救国,懂得放下(放下是为了更好的成就它)。暂时的隐忍是为了更好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