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过半,独处也不错。儿女有儿女的生活,儿女有儿女们的快乐,最好的状态是互不干涉,心向往之各得安所。人活的是心情,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无拘无束来的快慰。
那天我回到了我的故乡,我小时候生长的地方,依稀记得故乡村头的小河,小河流淌一年四季都是这般的清澈,小河的水面有鸭子在梳理它洁白的羽毛,河两边的高大的柳树枝条随风摇曳,树上的鸟儿低低私语……一切看起来还是当初小时候的模样儿。
只是当初的懵懂少年,如今脸上已经布满皱纹,河边的小草已渐枯黄,落地树叶被风吹的刷拉拉的响,一年四季秋日到,又即将迎来冬寒霜。人到中年正是这秋天的模样,有丰收,有眷恋,有回想,回想过往的奔波劳碌,回想往昔的朋友各奔东西,每个朋友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时间都紧迫,都不便打扰。独处生活也不错,留下诸多静静的思考,可以尽情享受阳光明媚,享受故乡儿时的味道。
独处的日子读读自己喜欢的书也不错,此时正是秋天,顺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描写有关秋天的书。书里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到中年正是秋,还是最好的年纪。秋天似乎一直给人们萧瑟的印象,比如辛弃疾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又比如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读过这两位诗人的诗,叫我明白,不管所谓萧瑟还是所谓愁绪,不过都是诗人当时的一段情思。见景抒情,情含己心,己心所感。而我更喜欢“我言秋日胜春朝”
少年如果是生机勃勃的春天,青年如果是热情奔放的夏天,那么中年就恰恰是厚重从容的秋天。正是诗人写的那样“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人到中年已是秋,此日来了莫再求,独处安居享日月,潇洒河水向东流。
前几天一位也喜欢独处的朋友送给我一首他写的诗,他在诗中这样写道:
“云高风清秋已半,秋黄夏绿共相间,如今昼夜均长短,人生过半随遇安”。
朋友在独处的日子里不是写写画画,就是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要么就是独自出去旅行。
他谦虚的说他所写的东西文采有限,但却是他的心中所愿。
人生过半,随遇而安,正是他对自己的默默期许。
其实在我看来,随遇而安并非叫我们对世俗作妥协,而是叫我们学会遇到艰难险阻,不要惊慌失措,是叫我们学会镇定自若,坦然面对,勇于跟生活中的繁杂琐碎,是是非非握手言和。
随遇而安并不是叫我们对生活抱着消极的态度,是叫我们对过去难忘的艰苦岁月逐渐地做个沉淀,是叫我们曾经的骄傲轻狂烟消云散,是叫我们面对诸多坎坷,抱以淡定从容的微笑。
随遇而安是对生活的一个态度,独处是生活中的一个方式,独处反过来给我们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思考人到中年已经走过的许多路,也许未来还可以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也许未来前方不远就是路的尽头,有许多事我们无法预知,有很多事也猜测不到结局。但是我们需要记住,随遇而安的独处方式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很好的态度。
其实,人到中年选择独处的生活方式,正好是最好的开始的时间,这样无需打扰他人,更免得讨儿女闲,各得其所,岂不都快乐融融。
如今人生过半,我们选择独处,做最真实的自己,尝试着让我们在独处中平和坦然。我们还可以在独处中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我们适应快速发展中的世界风云变幻。
“来生愿做一朵莲,苦辣酸甜,喜乐悲欢,等到回头是岸。心不再凌乱,随遇而安,宁静致远”这是一首叫做《来生愿做一朵莲》的歌,我非常喜欢它的歌词。这歌词表达出来了我的态度,让我们在独处中秉持心甘情愿的态度,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