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尔的小说《摆渡人》,一个关于灵魂摆渡的故事,一个15岁的女孩儿成长、勇气、从被摆渡人转换成“摆渡人”的故事。一个简单的以爱为勇气的温暖故事。
小说女主角迪伦生长在单亲家庭,在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去见自己父亲的火车上遭遇事故,她自以为是唯一的幸存者,实际上她是唯一的逝者。她的灵魂脱离身体来到了迈向另一个世界的分界点,她见到了她的摆渡人—崔斯坦。
摆渡人的职责是将刚逝世的灵魂安全的送到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可以被称为我们所谓的“天堂”,也可以被称作为灵魂的“家”。那里安静平和,是个可以等待家人的地方。
可是在这之前,他们会经过“荒原”。要到达另一个世界不是一条阳光大道,而是充满重重危险。在这一路上,会不断的遇到魔鬼,魔鬼会将新鲜的灵魂作为食物,会吞噬灵魂,甚至袭击摆渡人。
虽然摆渡人会带领灵魂、保护灵魂,但是仍然会有灵魂被魔鬼吞噬。而迪伦在她的荒原,经历了最初发现自己死亡的悲伤,经历了魔鬼的袭击,经历了恐惧和担忧,可仍然保持乐观和勇敢,度过一路的危险,甚至和她的摆渡人崔斯坦相爱了。
崔斯坦无法忍受内心的挣扎,仍将迪伦送到了灵魂安稳的家。可这不是迪伦要的。那个地方,崔斯坦无法跨越。那个地方,据说无法再回到荒原。离开那个地方,自己回到荒原的话,面临的将是没有任何摆渡人保护的危险,几乎就是魂飞魄散的送死。
可迪伦依然不妥协,她想念崔斯坦,她要和崔斯坦在一起,所以她义无反顾的回去。她坚定的告诉崔斯坦她喜欢他,她坚定的告诉崔斯坦试一试,他们可以在一起,他们可以回到原来的世界,只要他们在一起,只要他们相信,他们就可以回去。
她近乎偏执的报以极大的信心,带领着崔斯坦,鼓励这个带给她安全感和爱的男孩儿,在崔斯坦怀疑、彷徨、悲观时给予爱和勇气,当然最终他们成功了。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可看完后,我却发现,真正的摆渡人不是崔斯坦,而是迪伦。崔斯坦这个摆渡人机械的麻木的履行职责,他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到哪里去,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他经历过重重困境,可很难牵动他的心,他日复一日不知道时间的等待、摆渡,也许只是为了等到他的摆渡人。
崔斯坦多像如今的我们,自以为看到的世界就是全部的世界,固执的相信这个世界的规则,重复过着自己的生活,经历了很多时间,却仍然无法跨越。因为除了眼前的世界,我们没有目标,也没有终点。
而迪伦才是我们内心的小野兽,也是超越这个世界的佼佼者。因为她没有给自己设限,没有把眼前的世界当成全部的世界,没有给自己的世界划下界限,她相信任何未发生的可能,她没有给自己的内心设限,所以,任何的机会、任何超越认知的规则对她而言都不是绝对的,没有经历过,所以她能够满怀希望的去尝试,去追求其他人眼中的不可思议,即使这会魂飞魄散,会没有结果,会失败。
所以我说摆渡人指的是迪伦,而不是崔斯坦。摆渡灵魂不难,难的是摆渡信仰和心。
我们总是看到我们眼中的小世界,相信这个世界的法则,从未去跨越。就如同我们固执的觉得我们的人生就应该是目前这个样子,不再有任何可能,不会有任何改变。
其实,我们错了。困住自己的从来不是眼前的规则,不是我们的能力,不是手中的技能,而是我们的心和信念。只要我们想改变,想换一个世界,变成另一个自己,就一定有勇气可以做到。何不相信自己呢?人生不设限啊。
我相信,来到另一个世界的崔斯坦坐在青青的山坡,微风吹过他的脸庞时,一定在想,原来,真的有无数可能,还好我相信了,还好我行动了,还好,我坚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