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曾提到:养一个孩子,我们可能花3年花6年,或许再久一点,如果错过这个时间,可能要付出三四倍的时间,还不一定能达到头6年就培养的水准。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不拿出这个时间,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一生的,而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如何教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是我们每个父母都在关心的问题。
台湾前长庚儿童医院园长林奏延联合台湾前长庚纪念医院医疗团队所著的《华人育儿百科》就0-6岁婴幼儿的养育方法和医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全书包括300个常见的育儿问题、70种婴幼儿常见疾病、24个促进亲子关系和幼儿发育的小游戏,为父母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与教养对策。
叶圣陶说:“教育的要点,是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的精神和思想能力。”怎样才能养成孩子正确的精神和思想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
一、0到3岁是幼儿脑部发育的黄金期
研究显示,从胚胎期到满三岁的这段时间里,孩子的大脑发育最快,而多数外国医学研究的结论也表明,促进婴幼儿的早期发育,对孩子未来的神经发育也有积极的帮助。
1、三岁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宝宝出生时脑部就已拥有了1012个神经元,基本构造也都已成型,神经细胞数目也不再增加,大脑的发育主要是神经细胞的日趋成熟,与细胞间联系网络的建立。
神经学研究指出,三岁前是脑部细胞网络形成最迅速的阶段,新生儿脑细胞中有2500个神经突触,到三岁时会增加到1.5万个,而脑部重量也由出生时的400克增长近两倍达到1.1千克。
由此可知,孩子未来的神经发育与脑部功能息息相关,但需要通过各种各样合适的刺激,引起一连串大脑神经回路的活动再经过整理,才会成为日后可用的生活智慧。
2、充足营养保证脑部发育
出生后,宝宝需要每天摄取足量的各种营养,以促进身体器官与大脑的发育,其中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ARA和DHA,对脑部和视觉发育非常重要,能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
婴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育最快的时期,基础代谢和肌肉活动消耗的热量较高,对各种营养的要求都比成人多,饮食应以均衡营养为优先考虑。
3、从小给予感官动作刺激
大脑在三岁前有80%—90%已经发育完成,而三岁前的发育阶段为感觉动作期,此时给予宝宝适当的活动刺激,对神经发育是很重要的。
神经医学研究和幼儿教育专家一致指出,出生后宝宝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动作等不同的学习渠道来输入多种感官与我自学信息,再将信息传到大脑感觉中枢,从而让大脑做出不同的反应及进行学习。
家长可在家中对孩子进行对不同感官知觉的训练,为孩子提供各种早期的环境刺激,通过经常拥抱触摸孩子,和孩子说话的方式,对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感官提供刺激。
同时,也应尽量参与对孩子的照顾活动,让宝宝的大脑不断接收信息输入,并不断对其进行整合与修正,更需要鼓励孩子在玩耍中加强各项动作与体育活动,为日后孩子适应家庭和学校环境以及各项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二、感觉统合是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感觉统合这个词越多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那么究竟什么是感觉统合呢?
功能正常的儿童大脑可以接收并整合环境中的感觉信息,通过整合作出适当的反应,大脑执行整合的能力就是感觉统合。
环境中丰富的感觉信息包括前庭觉,本体觉,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能接收到的信号。在统合过程中,大脑必须接收丰富多彩的感觉经验,并进行反应与修正,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统合,使功能进一步提升与完善。
1、为什么感觉统合很重要?
从胎儿时期、出生到学龄前,大脑是处理感觉输入的中心,在正常状况下是个组织良好的系统,从出生到学龄前这段急速学习发展的时期,儿童通过各种感觉输入来认识与学习,对自己身体的动作控制,和自己在动作中与周围环境的对应与互动关系。
例如学习在活动空间中适当的对抗地心引力,在一处空间中进行相应幅度的肢体控制与活动,也要学习不同的大小、轻重、快慢、材质的感觉输入代表的不同意义。
最后以大脑为中心,把这些感觉输入与动作学习,通过大脑进行感觉与动作的统合,学习如何合适且有效的控制或适应环境,以应对环境中对活动的需求与要求,并在环境活动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中扮演好适当的角色。例如在与同伴的游戏互动中做一个好玩伴,在学习中成为一个称职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相处融洽。
2、什么是感觉统合治疗?
感觉统合治疗的理论基础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职能治疗师埃尔斯博士首创,根据神经心理与发育理论发展而成的。
艾尔斯博士,利用此理论治疗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并觉察有些智力正常的儿童也有动作笨拙或学习成绩不佳的情况,最后她也观察了包括自闭症、学习障碍、多动、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等神经行为发育问题的儿童,发展出职能治疗师,借以进行临床治疗的“感觉统合参考架构”。
3、改善感觉统合失调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什么?
总的来说,需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与个体能力来安排与选择活动,可以分为:
(1)、大动作活动:跑跳、钻爬、滑滑梯、荡秋千、球类运动、跳绳、骑自行车等。
(2)、精细动作活动:搭积木、涂鸦、玩粘土、串珠等。
三、如何建立美好的亲子关系?
有数据显示,在一份近11万中小学生参与的有关家庭关系的问卷调查中,其中“有温暖的家”这个选项选择比例高达90%,排在学生认为的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孩子们将“家庭”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追求,反映了他们对温暖家庭的期望。
《富爸爸,穷爸爸》中也写道:“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中国城市亲子调查的数据显示:七成中国父母没时间陪孩子,仅30.32%的父母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全职父母的比例不到一成;73.13%的父母会因为工作原因取消与孩子的约定,67.75%的孩子儿童由老人照顾,独立照顾孩子的父母仅占三分之一;而且三分之二的儿童与手机、ipad为伴,仅五分之一的父母重视与孩子的情感沟通。 这组数据足以说明,父母在和孩子的相处模式中存在极大的问题。
心理学专家李子勋曾表示,好的教育只有在好的关系中才能实现。
和父母沟通良好的孩子,内心会一直笃信——爸爸妈妈会永远无条件地支持着他,让他会拥有“报忧”底气、继续前行的信念,拥有着一个美好、开阔的将来。
研究指出,当亲子之间存在温暖的情感关系时,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和教养都更容易成功,而拥有亲密亲子关系的孩子的情绪发育和人格发展较为稳定,学业成就也更高。
那怎样才能建立美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可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做:
1、生活照顾:提供孩子生活所需的照顾,关心孩子吃饱穿暖。
得到父母用心的照顾后,孩子会知道他是被爱而重要的。
2、身体接触: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开始,婴儿不仅能从母亲身上吸取乳汁,也能在母亲怀中得到温暖和安全感;婴幼儿时期和父母同睡也有助于亲密感的建立,而经常的深度拥抱则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
3、肯定赞美:鼓励、肯定、赞美孩子,是使孩子肯定自己、确认父母的爱,以及愿意持续努力的重要动力来源。经常告诉孩子父母有多爱他,多么高兴有他这个孩子,多么欣赏他的种种特质和各种努力,对孩子而言这就是爱的表现。
4、美好时光:调查研究指出,孩子觉得最快乐的亲子时光,是父母陪伴他们玩耍、阅读和聊天的时候。所以父母千万不要企图用物质或游戏来打发孩子,无论如何都要把陪伴孩子的时间安排到生活作息中,亲子感情是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唯有付出陪伴没有捷径。
5、创造回忆:在重要的日子或关键的时刻,送孩子他想要的礼物或给孩子惊喜,这些特别的举动对孩子而言意义非凡。另外,还可为孩子建立成长的记录簿,用文字,照片,视频等记录并分享孩子的成长过程,孩子很乐于知道,自己的成长是如何为家里带来欢乐和希望的。
此外,亲子关系是双向的,不止父母要表达对孩子的爱,孩子也要学习表达对父母的爱,亲子关系在彼此的努力和互动下才会越来越好,所以父母也可以教导孩子用上述方法表达对父母的爱。教导孩子主动承担家务,主动拥抱父母,或帮父母按摩捶背,用言语或卡片表达对父母的感谢和爱意,为父母精心创造一些甜蜜时刻等,被孩子深爱的父母就会更有动力更爱孩子。
最后还要再次提醒,父母美好的夫妻关系是亲密的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基础,看见父母彼此珍惜和相爱时,孩子才能真正的学会爱。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瞬间,你看到的孩子,也就看到你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在不断完善我们自己的过程。
有宝宝之后我就一直在想和我们和孩子之间最好的关系是什么?
我想最好的亲子关系一定不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而是一起尝试,一起犯错,一起再尝试,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许,最温暖,最容易融洽的关系就是:我也是,我懂你。慢慢来,没关系。一起努力,我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