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日期:2019年12月18日
农历:十一月廿三
星期:三
天气:晴
炜圣:7周岁7个月
今天早上跟朋友在体育场散步,边走边聊,感觉时间过得快也走得远。自从上周开始,每天早上都有坚持散步,终于做到了迈开腿这一步。接下来有打算开始挑战慢跑,相信有朋友的带动和帮助下,能够比较容易坚持下来。她今年还参加过半马,用了两个半小时不停歇,听到这个数字时挺震惊的,但我知道这就是累积法,每天坚持跑,每天进步一点点,我想,我应该也能做得到的。加油!
今天聊着聊着就说到了人性,她说她爱人说过人性本恶,因为要教好需要很长时间,可是要教坏分分钟的事。你要教会孩子一个好习惯,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可是你要教他做错事就很快。
虽然我觉得有点道理,可是,我觉得人性应该是本善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道德经》讲到:复归于婴儿。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一张白纸,是最单纯最无邪的,他没有善恶之分,没有好坏之分,是纯洁无污染的。
朋友说:但他有欲望,他会哭,他会闹呀,这就是他的欲望,与生俱来的。
我说:欲望是有区别的,如果是要的远远不够,而且比自己所能承载的多得多,那这样的欲望就是不好的。但是,如果欲望只是自己努把力就能够得到的,那这样的欲望是好的,是能够帮助自己的进步。
这个问题我们就简短讨论到此了,可是我的内心却对比此问题有了深入了解的欲望。哈哈。。。
以前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许是因为自己内心有一个答案了,自然就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善与恶只是一念之间,有句话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我觉得思维的转念很重要。而善与恶就好比阴与阳一样,它们既是独立个体,却又是相互关联的:没有恶哪来的善,没有善哪来的恶。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资料,感觉这个写的还不错,将它复制过来学习,以下为转贴内容:
孟子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在中国广为人知,也是性善论最坚定、最有力的支持者。毕竟孟子被后人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其地位和影响力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性本善的观点占据了正统地位。孟子的性善论,并非只是夸夸其谈。孟子在它的一些著作中对”性善论“都有一定介绍。例如在《告子》篇,孟子就试图去证明人性本善观点的正确性,但显然有点牵强。首先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其他动物,其主要原因就是人有“人性”,而这所谓的“人性”被孟子归结为仁、义、礼、智、信。然后孟子说,既然人性根本是仁、义、礼、智、信,而这些都是好的品质,这些好的品质又必须基于“善”,才能发展而来。人性如果性本恶,又怎么会有仁、义、礼、智、信呢?所以人性最初必然是善的。显然,孟子的说法有点牵强,孟子直接将人性总结为仁、义、礼、智、信。对其他负面品质视而不见,这本身就有问题。
荀子性恶论:荀子在儒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存在,首先,荀子虽然也是儒家圣人,但却并不赞同的孟子的性本善说法。而是直接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人性本恶。另外就是,荀子虽然是儒家代表人物,却教育出了两个颇负盛名的法家弟子,即韩非子和李斯。而秦朝后期的焚书坑儒又和当时的丞相李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也导致了李斯的师父——荀子在儒家的地位颇为尴尬,尴尬到什么地步呢?至今,孔庙中都没有荀子的牌位,由此可见一斑。
在小编看来,荀子主张的性本恶说其实就是法家理论的伦理基础。为什么法家主张依法治国,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们?因为他们认为人性本恶。既然人性本恶,就要有另一种手段来抑制人性中的恶。而且这种手段还必须能不被人性干扰,于是自然而起就产生了法律。所以说,荀子和法家的关系可以说是密不可分。
告子“人性如水”论:在小编看来,无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显然都太过极端,都不正确,人性是复杂的一个东西,不可能简单只用善恶来一言概之。那么在性本善和性本恶之外,诸子百家中还有没有其他人提出其他的关于“人性最初”的理论来?
答:有。他就是告子,先秦诸圣之一。因为先秦书籍能流传至今的少之又少,所以致使很多诸子百家的理论典籍都失传了。其中就有告子,告子本身并没有什么著作留下,现有的相关书籍中最重要的就是收录在《孟子》一书中的《告子篇》。至于告子的身份,历来也争议很多。他在思想学派中属于法家,却有人说他是孟子的徒弟,也有人说他的墨家创始人墨子的徒弟。总之是众说纷纭。
告子针对人性之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说法,而且也是小编觉得目前为止最为正确的说法。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告子认为人性最初并没有善恶之分,就像了流水一样,是善是恶全看后天引导。如果是向善引导则为善,如果向恶引导则为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