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搞起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把戏。
他有一个名叫姬达的弟弟,因生母雍氏是妾,世称叔韩,封应侯,称应叔。这算是应国的雏形。
应叔死后传位于姬颙,姬颙死后传位于姬珏。姬珏随周昭王南征荆楚、淮夷,立下汗马功劳,周昭王将应侯封地改为父城地区,立应国,都滍阳,姬珏追封应叔为应公、姬颙为应庄公,他自己后称文公,虽位列第三,实为应国第一代国王。
有没有读三国的感觉,孙子姬珏很能干,建立了国家,还把父亲尊为应庄公,爷爷尊为应公。
谁会记得这个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里的小国呢?只有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后来人才会在意吧。平顶山市博物馆的第二个展厅,门口醒目的位置上有四个大字“应国印象”。
所谓的“印象”从何而来,一个是古籍,另一个就是墓葬。
1986~2003年在应国墓地共发掘墓葬500余座,出土了各类文物达万余种,人们从这里了解到应国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在古文字中,应国的应字与鹰为同一个字,因此平顶山又称为鹰城。
在这个展厅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青铜的问世,清晰展现了周天子的列鼎制度,应侯墓随葬五鼎四簋,这与《礼记·王制》中提到“小国之君不过五命”基本对应。
青铜载史,它即有实用性,也有神圣性,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应国青铜器有礼器、乐器、车马器、兵器。这些东西有的是用于祭祀,有的是朋友之间馈赠的礼物,还有的是两国之间因婚姻关系而制作的陪嫁品,这时一个女人的名字出现在了滚滚红尘——嫚毗。
嫚毗是邓国国君的女儿,嫁给了应国国君,让两个邻国有了姻亲之谊。
展厅里的画面显示的是送亲队伍到达应国都城的情境,新娘穿着红色的嫁衣坐在敞篷车上,准确说是敞篷马车上,有两个丫鬟步行陪伴左右。
马匹身上也有红色的绸缎装饰,很有喜庆氛围,还有两个亲卫捧着她的布料嫁妆。不知风尘仆仆的嫚毗心里在想些什么,盲婚哑嫁,等待她的又是什么样的命运,这样想想还是现代好,但看了那些古装剧,也会对那个等级森严的朝代有那么一点点好奇。
画面一转,就看到了婚宴的情形,大厅中官员面前都放着一个小几,上面放着好几个大碗,里边放着肉,还放了酒盏,大家都很高兴,心里嘀咕,场面真的是很豪放,新娘也在举杯痛饮!
只是这个国君,个子太矮小了吧,戴着那么高的王冠还没到新娘子肩膀,真是令人唏嘘,但看新娘子的表情似乎根本不放在心上,满面笑容,成熟稳重。
这,就不需我这样的后来人瞎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