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公司组织了一次培训,主题是入职训练。
好好的会议室整理的密不透风,架势是要封闭式训练,让人有种大学军训的感觉。当然,可能你也说对了,参与的也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孩子们和刚跳了槽过来的员工。似乎里面的人也是做好了一场头脑洗涤的经历。
刚拿了毕业证过来的孩子们,热血澎湃,也很善于接受这种思想的洗礼。这是一种习惯,习惯了思想比行动更乐于接受,习惯了行动前必要的洗脑历程。当然,不会有任何人在这种环境下会对这种形式拒绝的,毕竟面试的时候,你有打了多少鸡血想为这份工作争取到手。
讲师还是一样的套路,台下的人也是专心致志的倾听,似乎台上的人讲的都是对的。欢呼声很高,掌声也此起彼伏。心里默默藏着自己的心理活动。一天结束,我忍不住想吐槽的时候,瞬间发现已有人抢在我前面了。“你看看这个新闻这个故事有多陈旧…”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想法都差不多的。
人的感觉都是大同小异的,为什么作为一名资深讲师,对人产生的效应有不一样?同样是高中生到大学再到工作,我们经历了什么,三观又做了什么变动?明明那些话术我们在学生时代是最能接收最能吸进肚子的,无一例外的都会激情澎湃,然而现在,又是另一番效果。也曾反思,是理论根本不适用现在的我们,人一旦经历多了,那么认知的能力也随之提高,所以对现实也看的清楚多了。可是为什么激情的演讲还是不能从内心打动别人呢?原因就是案例太过陈旧,没办法适用在现今的我们身上。我们是有认知能力的,同时,做为一种以销售服务的形式,你就需要时刻更新你们的资料,而不是几年不变的培训资料。
可以独立于讲师之外的,是说明还未能恰到关键点,亦或是,现实又更新了我们的认知能力,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