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通过移动互联网社交、娱乐、购物,它带给我们生活极大的便利,也使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过度的依赖手机,不仅影响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还会使我们的大脑退化,形成“心智残疾”。根据Counterpoint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超50%的人每天累计玩手机时间超5小时,更可怕的是,这种时间的消耗是在你不知不觉中产生的。
人们之所以依赖手机,有三个错误的思维定式:网络社交提供给了人们虚假的存在感;同时它也符合大脑图安逸——最小阻力的原则。其三,人们喜欢扮演忙碌,似乎忙碌代表生产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2
《全神贯注》中加拉格尔仅仅运用专注的思考,就改善了夫妻关系。可见专注对于生活和工作而言有多重要。关于专注,不得不提《刻意练习》,它强调通过3F原则有意识的重复的去修炼一项重要的技能。而《深度工作》具有参考意义的观点则是:它提供了专注对于个人认知能力影响的生理学依据。
什么是深度工作呢,相对浮浅工作而言,它强调的是人们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或学习,提升核心技能,从而创造难以复制的新价值。
在未来社会有三种成功人士将越来越有昂贵:
第一,善用智能机器且具有创造性的高级技术工人
第二,超级IP:行业内的精英
第三,资本家
3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深度哲学?
一、禁欲主义哲学
主动摒弃浮浅事务,例如屏蔽私人邮箱、关闭手机,创造无人干扰的高度专注状态。
二、双峰哲学
将时间分成两块,分别用于深度工作和其他事务
例如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有一个隐居树林的不通电的塔楼,每天专注写作两小时。其它时间则用于诊所看病及讲师。
三、节奏哲学
将深度工作转化为常规习惯,例如链条法,每天坚持一个习惯并记录,坚持时间越长,链条越长
四、新闻记者哲学
随时可插入的深度工作,只要有空闲时间,立刻转入深度工作模式
4
如何践行深度工作?
· 像经商一样执行深入工作
首先,明确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最高目标
其次,抓住引领性指标:即专注最高目标上投入工作时间的具体化
再次,准备醒目计分板:营造竞争氛围、强化动机
最后,定期问责,例如每周工作回顾中反省,并利用它制定下周工作计划
· 习惯化:严格内化习惯,最大化深度工作效果
(1)确定场所、设定工作时长
(2)设置工作时规则和程序:例20分钟产生多少文字
(3)做支持自己保持高深度的事:例食物、散步
· 定期放松大脑
· 改变环境投入精力和金钱,降低大脑拖延的本能
· 克服分心
5
如何远离社交媒体?
(1) 首先明确职业和生活的高层次目标
(2) 慎选网络工具,仅选择对目标有积极影响的工具
(3) 戒社交媒体:尝试30天
(4) 不用网络来消遗
砍掉浮浅工作
(1)做日计划
(2)分析每项活动的深度
(3)浮浅工作预算时间:30-50%之间
(4)5点半前结束工作-固定日程生产力
(5)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6
深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让我们获得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工作质量和效率达到精英水平的能力,同时只有深度工作才能使我们的大脑产生更多髓磷脂,一种包绕在神经元的轴突外部的胶质细胞,它们正是大脑神经原连接的重要物质。这也正是“大脑越用越聪明”的最好诠释。而相反的,浮浅事务,比如玩手机,则会使我们大脑中的髓磷脂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笨”。
过度使用手机=心智残疾=越来越“笨”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推荐书籍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放下手机,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共勉!
我是陆海燕(微信:kroei2012) 关注自我成长与家庭教育 是妈妈也是讲师 为读书代言也为科学育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