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节

      在我日复一日的盼望中,春节终于姗姗来迟。

      按照我们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说是小年,还不如说是过春节的彩排。天刚一擦黑,鞭炮便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有了几分过年的味道。

      在老时候,家家摆放着一位神明,他便是灶王爷。传说,每到腊月二十三,他便会向玉帝汇报人间之事,每当这时,家家便会拿出粑粑。(安徽特有的一种来馅类面食),虔诚而庄严的供奉他,让他在天上报喜不报忧,而孩子们的嘴,便是这粑粑的最后归宿。

      转瞬间,除夕悄然而至。除夕可真热闹啊!人们一整天的勤奋忙碌,换来了整洁又温馨的家。天还未黑,被急不可耐的孩子催促着的大人就放起了鞭炮。

      天一黑下来,绚丽的烟花便在空中绽放开来:有的像一座座威武雄壮的金字塔;有的像一条条活灵活现鱼儿,在水中无忧无虑的嬉戏;还有的像一条条五颜六色的彩带,包裹着中华人民那颗自强不息的心。

      人们又开始勤奋的忙碌起来,好似不搞个满汉全席。绝不停下那双淳朴的手。几乎所有的人都聚在了一起,在一张饭桌吃完团圆饭,宽广的饭桌似乎也显得拥挤了些。连一些不善烟酒的舅爷爷们都与大家兴高采烈的推杯换盏,一股浓浓的朴实而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

      大家的眼中既有着久违的舒心和愉悦,又有着对未来生活的浓浓的憧憬和期待。

      吃完团圆饭并开始守岁,传闻,年长者守岁有“珍惜光阴”之意,而年幼者守岁则是为了给老人延寿。在这个除夕夜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还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而元旦的光景则是与除夕截然不同。在元旦,男人们一大早便起来购置各式各样的东西,去亲戚家拜年、串门,为的是增进大家的感情,而女人们则是留守在家中,准备接待客人,是标准的“男主外,女主内。”

    一眨眼,春节噼里啪啦的来了,但又噼里啪啦的走了,大家又恢复了以前的状态,孩子们上学,大人打工赚钱,养家糊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家的春节综合了蒙古族、满族,汉族的习俗,进行了大杂烩,成就了我们那里独特的春节习俗。 一进入腊月,人们积极地置办...
    陈士武阅读 1,950评论 1 1
  • 回想春节,感觉还是小时候(大概2000年左右)的春节很有意思。 在春节前夕,家里是忙碌的,在准备春节饭的时...
    地龙阅读 3,619评论 0 4
  • 文/廖怡芸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题记 鞭炮、春联、烟花、年画、红...
    高山雪原阅读 2,976评论 0 0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悲或喜,或奇妙绝伦,或平淡无奇。但是那永远是你的故事,只属于你自己。“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
    落寞冷雨阅读 2,656评论 0 0
  • 今天跟公司去旅游, 让带家属,我带了, 我带上我家那位了, 景点名字,叫瘦西湖, 可我还想和你来一场艳遇。
    桥上风景阅读 1,124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