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过半个欧洲,走过N个国家,N方个城市之后,受家中两位贪享乐重物欲好感官刺激的金牛的影响,发现最钟情的西方城市当属巴黎。
人间富贵地,天下温柔乡,中有杭州,西有巴黎。柳永望海潮云“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钱塘繁华,杭州美景,尽在词中。一如海明威对巴黎的回忆“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杭州让诗人流连忘返“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巴黎让诗人柔肠寸断“米拉波桥下塞纳河流过,我该缅怀,我们的爱情么,痛苦之后来的总是欢乐,时光流逝,伊人不在”…杭州西湖在东坡笔下无论水光潋滟还是山色空蒙,淡妆浓抹总相宜;而巴黎塞纳河在莫奈画中无论薄暮冥冥还是夕阳无限,”塞纳河总是新的“。
走在白堤苏堤,跟着名家的步伐,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随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漫步塞纳河畔,沿着先贤的足迹,赏桥上风光,品左岸文化,亚历山大桥的奢华,艺术桥的悠雅,爱玛桥的哀伤还有米波拉桥的浪漫,塞纳河永久记载了几多”悲惨世界”,”人间喜剧“。
凭栏远眺,处处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手笔,奢靡伟岸还有点点藐视一切的傲气,难怪法国作家儒勒说“给巴黎(Paris)再添两个字母,它便成天堂(paradise)。”
天堂声名远播,吸引着各地游人。巴黎来来去去走过多回,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每次都想再多呆几天。大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在巴黎做过女人之后,再做别处的女人便没啥意思。”
巴黎的女人,没有名家服饰,大牌手袋,也无需珠玉宝钻,描眉画眼,她们衣着简单,妆容清淡,手里拎着别致的包包,包包里必备着一本厚厚的书,随时随地掏出来,静静得读,优雅地翻。
每次坐地铁,眼睛目不暇接地看来往美女,看她们的衣着搭配,看她们的形容举止。在她们的身上看不到奢华,在她们的脸上看不到焦虑,在她们的手上看不到电子设备,从头到脚,由外到里,除了优雅还是优雅。优雅到让人无地自容,枉为女人来这人间一世。
巴黎女人,已美了几个世纪。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学艺术的熏陶,路易十四时代开始的对香水对服饰的钟爱,巴黎女人既引领时尚潮流,又藏内涵于举手投足间。18世纪末法国画家Jean Béraud用他的笔,记录了鎏金时代巴黎女人的美丽清雅的瞬间。
除了得天独厚的文化修养,艺术沉淀,巴黎女人的美还在于苗条的身材,得体的装扮。在美国习惯了大杯喝饮料,大盘吃牛肉,看巴黎女人午餐时的一撮青菜叶,几颗小水果,很是替她们饿。中午时分,公园里,大街上,路边餐厅的临街小餐桌旁,坐着形形色色的巴黎女人,简单的一盘色拉,或一盒蔬果,清汤寡水,不见油星。难怪巴黎女人上到70老妪,下到妙龄少女,个个身形瘦削,面容清癯。
人家吃的是绿叶,开出的是红花(七老八十还是一朵花)。再想想自己,吃的是渣(孩子的剩饭),变成的是豆腐渣(女人四十豆腐渣)。
身边有几位法国来的朋友,也许是入乡随俗,她们之中也有个别身材丰腴的,不似典型巴黎女人那么苗条。不过她们的家里,不管房子大小贵贱,一律一尘不染,收拾得像model house。 与她们的礼尚往来中,也感受的到她们无处不在的精雕细琢。与她们相处,便不好意思随随便便喝大碗茶,马马虎虎吃大肉骨。
细想之下,巴黎女人的底蕴我们未必没有,读了几十年的圣贤书,看了多年的花花世界,虽不能学贯中西,但也听过,看过,欣赏过,陶醉过。虽不能上溯千年,但也穿越过滚滚红尘,经历过人间福祸。
与他们相比,我们少的是一种心境,是爱自己爱生活爱这个世界的心境。我们总是心急如焚,焦虑重重。那种慵懒,从容,淡定的感觉,稍纵即逝,难以把握。因为老祖宗的教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于是陷在无休无止的忧心忡忡之中,只记得做尽责的主妇,而忘了做持久的花朵。
改一改大思想家的名言,在看过巴黎女人之后,再做别处的女人便很有意思。想学学不来,想忘忘不掉。。像欣赏一幅名画,自己画不出,但是能体味画者的感觉,赞叹画者的笔触;或者像聆听一首名曲,自己奏不出,但是能领会作者的情感,醉心于作者的意境。巴黎女人的美,虽学不上身,但捕捉的到。尤其是在“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年纪去体察,世间的美,有着一种共性,即赏心悦目之外,与内心的共鸣。
巴黎女人,以及巴黎,走过鎏金时代,浮华奢迷之后,衣袂飘飘间偷洒了几滴忘忧水。。。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